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依存度继续下降

   2009-06-16 中国石化新闻网董雅俊 吕庆福

63

核心提示:近年来,天然气和二甲醚等替代能源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产量的持续增长,使得国内液化石油气市场出现进口急

  近年来,天然气和二甲醚等替代能源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内产量的持续增长,使得国内液化石油气市场出现进口急减、出口猛增的局面。2009年,经济滑坡制约燃料需求、国内炼厂气增产以及天然气市场持续扩张等,将使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市场依然面临缩减压力,预计进口量同比下滑23.78%,进口依存度继续下降。

液化石油气产量持续增长,替代能源发展迅速

  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二甲醚三者的下游领域彼此重叠,尤其是在民用燃气(城镇燃气)方面。天然气在发电和化肥领域有一定应用,车用气方面仅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有少许应用,城市燃气是目前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用途。国际上,24%的液化石油气被用做化工原料,9%的液化石油气被用做汽车燃料。

  2003~2007年,我国天然气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年增幅约20%。2006年,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迎来第一艘船,此后进口量逐步增加。2008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5673万吨,年增幅放缓至10.7%。近年来,我国二甲醚装置投建迅猛,产量成倍增长。2008年二甲醚产量接近200万吨。

  2003~2007年,我国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持续增长,5年累积增长16.8%。同期,国内液化石油气产量更是持续大幅上升,5年累计增长44.4%。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内液化气主要消费地区华南和华东工厂停工、倒闭剧增,同时受高零售价影响及二甲醚、天然气等替代能源冲击,去年我国液化石油气需求大幅萎缩9.96%。同年国内液化石油气产量也出现负增长,但同比减幅仅为4%。

  液化石油气市场出现进口急减、出口猛增局面

  管道天然气、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以及二甲醚等替代燃料发展迅速,以及国内大规模新建和扩建炼油能力投产使炼厂气大幅增产,进而增加了国内液化石油气的总产量,使近年来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市场受到严重冲击。

  2004年,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量达到顶峰,年度进口638万吨。但从2005年开始,进口气市场日渐萎缩,进口量下滑速度逐年加快。2008年,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量为262万吨,较2003年减少58.8%。

  但从2006年开始,因来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需求猛增,我国液化石油气出口市场不断看涨,出口量大幅增长。由2005年只有不足3万吨增至2008年的68万吨。越南和中国香港是重要销路,去年中国大陆对越南和中国香港的出口量分别增长62%和162%,占出口总量的51%和27%。

  今年一季度,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量虽然上升54%,但经济滑坡制约燃料需求、炼厂气增产以及天然气市场持续扩张,使进口气市场依然面临缩减压力。同时,由于越南首座炼油厂已投产,该国对进口油品和液化石油气的依赖估计会减少1/3,这势必影响我国对该国的液化石油气出口,1~3月中国对越液化石油气出口已缩减5%。

  今年我国液化石油气进口依存度将继续下降

  2009~2010年,我国在建拟建的二甲醚项目产能接近600万吨。同期,国内天然气产量将保持10%~13%的较快速度增长。并且,随着西气东输二线以及福建、上海LNG项目投入运行,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将高速增长。

  在华南地区,液化石油气与二甲醚价差由2007年的1500元/吨降低至目前的700元~800元/吨,与天然气价差由2007年的4000元/吨降低至目前的不到1000元/吨。华东地区,液化石油气与二甲醚价差由2007年的1200元/吨降低至目前的800元/吨左右,与天然气价差由2007年的4700元/吨降低至目前的不到2000元/吨。尽管在减弱,但天然气和二甲醚的价格优势仍比较明显。

  以相同重量计算,液化石油气的热值是二甲醚的1.4倍,是天然气的85%。作为清洁能源,燃气行业将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在15%左右。目前,从性价比分析,天然气在燃气领域的比重将继续增加,而液化石油气比重将逐渐减少。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滑坡使我国工业燃料需求下降,出口订单减少更是打击了国内沿海地区的加工业,2009年中国液化石油气工业需求将减少。5月21日在成都召开的2009(第五届)中国液化气市场论坛上,业内专家预计,2009年中国液化石油气需求将从去年的2150万吨升至2180万吨,增长部分主要来自价格降低后民用需求的恢复。对液化石油气市场威胁最大的仍是天然气,西气东输二线、川气东送及更多进口液化天然气设施的建成投产,这些都将继续压缩液化石油气的市场空间。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