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变局:炼油化工项目搁浅 规划面临重新调整

   2009-06-16 新快报黄乐欣 陈昊旻 张艺

58

核心提示:中科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从广州南沙区迁址,不但令广州市GDP超万亿元的希望失去有力支持,同时也令南沙区修

  中科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从广州南沙区迁址,不但令广州市GDP超万亿元的希望失去有力支持,同时也令南沙区修编逾两年的规划方案再度面临调整。6月3日,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在连续两天调研南沙后指出,南沙作为广州滨海新城的建设不必急于动手,首先要精心做好规划,“绝不希望在南沙看到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的所谓‘产业聚集区’。”

  这番话是否意味着南沙原来“大工业、大物流、大交通”的基本规划理念让位于环保大前提下的“服务、科技和滨海”定位?原南沙规划南部“万—龙”(万顷沙—龙穴岛)组团的临港综合产业区内的石化产业基地规划方案应该如何调整?港口物流、装配制造、石化钢铁,到底应该侧重于发展哪一个产业?这一系列话题再次引来各方关注。

  坚定谢绝大型炼化项目

  尽管广东省及广州市发改委避谈中科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从南沙迁址一事,但记者从多个渠道已证实这一消息。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前期的规划和准备工作,正等待政府公布环评结果,没想到一等就没有下文了,后来就听到要把这个项目转移到粤西的消息。”广州石化宣传部副部长吴万荣无奈地对记者表示。

  5月15日记者探访该炼化项目的所在地,南沙区万顷沙镇三民岛的民建村。据村内某小卖部的老板娘说,她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获悉该项目要迁址。

  据《财经》报道,5月14日其已收到科威特石油国际有限公司(下称科威特石油公司)的声明,称考虑到环境因素,中科南沙炼油化工一体化合资项目,将从广州南沙迁址到其他地区。合资方除了中国石油[13.92 0.22%]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和科威特石油公司,还包括“其他在炼油与石化领域的国际伙伴”。

  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教授也告诉记者,他已于5月12日从广州市发改委有关人士处获悉了该项目迁址的消息。

  早在2005年,中科双边签署谅解备忘录,拟建立合资大型石化项目,项目选址中国广东省南部的南沙地区,炼厂所用原油将全部由科威特石油公司提供。预计项目总投资50亿美元,年炼油产能为15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按年将超过100万吨。

  不过,近年来环保界人士对于该项目的选址持反对意见者为数众多。去年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委员刘奕玲等14名省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在规划环评未获得国家审批通过前,应该缓建该项目。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所教授郑天祥表示,前不久广石化搬迁去南沙的方案也遭到了广东省发改委的否决,政府或已下定决心不再上马大型炼化项目。

  新规划修编仍未结束

  周永章认为,炼化项目迁址符合广州建设滨海城市的期望。他认为,广州一直是河口城市,而南沙是广州建设滨海城市的重要环节。不仅要从环保容量考虑,更要从南沙对广州的意义来考量,在此处放置石化项目是不合适的。

  郑天祥也认为,南沙不上炼化项目是件好事。他认为,广州当年引入广州石油化工总厂(简称广石化)的项目就是一个教训,从长远来看得不偿失。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则认为,南沙在珠江口地段,处于珠三角的中心位置,这是个生态上的敏感部位,在此开发重化工对环境的压力很大。石化项目不搞,对广州的老百姓来说是件幸运的事。

  当然,大型炼化项目迁址也带来南沙规划将何去何从的新课题。郑天祥认为,南沙需要重新调整规划。

  广州市南沙区规划和国土房屋局有关人士表示,自2007年修编以来,新的修编方案仍未出炉。是否根据目前情况再度修编规划,该局有关人士未有回应。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01年编制、2004年公布实施的《南沙地区发展规划》于2007年开始第一次修编,原因是原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当时,南沙区邀请5家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围绕未来南沙的规划展开竞争,并由此形成了5个规划方案。但修编工作至今仍没有结束。修编后公布的,只有2008年9月的《广州南沙岛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和《广州南沙黄阁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初步方案》。而这两个方案仅仅是南沙区中部产业—生活综合服务区的部分规划,并未包括北部“大—榄—东”(大岗—榄核—东涌)组团的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区和南部“万—龙”(万顷沙—龙穴岛)组团的临港综合产业区。

  “之前很多思路要调整”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07年的规划修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要与国家环保部在南沙首次试点的地区规划环境区域环境评价相结合。而根据2006年8月由南沙区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环境评估机构所做的《广州南沙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显示,2004年规划在万顷沙建设大型石油化工基地(120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以及配套公用工程)以及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年产钢材500万吨),对“珠江三角洲大气臭氧浓度的变化将产生重大影响,其可能发生的正负影响取决于气象条件和敏感区的地理位置。”“即使在SO2、PM10、NOx浓度达标排放情况下,南沙区钢铁和石化排放仍可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特别是中山)的大气臭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典型日情况下,可使大气臭氧浓度有较大幅度的升高。”

  郑天祥表示,当时广州市政府曾提出关停广石化项目,为南沙炼化项目提供更多排放指标,达到广州市总体减排达标。不过迁址后,更多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南沙重新规划的问题。

  他认为,南沙未来发展应侧重装备制造业和港口物流。目前南沙已引入中船的船舶制造,广丰汽车去年6月投资30亿元建设的第二条生产线也已经建成,但整体装备制造业还需要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的零配件制造企业也需要引入。

  不过丁力则认为,广州要成为国际性门户城市,港口很重要。很难设想没有港口的城市能成为国际门户。“但实际上,政府在南沙的港口上做的文章不多,主要精力还是在产业方面,尤其是临港工业,像此前的汽车、重化工等等。我始终建议,广州还是应该把南沙作为港口来打造,而不是产业园,这意味着之前的很多思路要调整。”丁力说。

  他表示,对照国外大港口的成功发展模式,南沙拥有便利的交通网,同时地处珠三角的地理中心位置,还具备广袤的经济腹地,比邻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深圳、中山、东莞以及香港、澳门。拥有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南沙港应该发展成为珠三角的门户港口,建立起发达的海上国际航线。

  有评论人士认为,政府从一开始对于南沙的定位过于侧重重化工业是造成目前多方意见不统一的根本原因。

  国际化临港经济中心梦

  南沙区规划和国土房屋局有关人士表示,最终修编方案还需要得到政府审批,而目前为顺应《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还需要做深化和完善工作,目前最新的工作安排是,于今年10月前召开1-2次全国专家研讨会。

  6月8日公布的《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2009-2015》将南沙的产业定位为南部临港产业区:充分发挥南沙区位优势,依托南沙港,加强经济辐射能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打造华南地区国际化临港经济中心。

  南沙最早的定位,源于1988年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霍英东对小南沙提出的建设构想,希望最终将其建设成为一个拥有国际性港口的现代滨海小城。1997年9月,广州市政府正式颁布实施《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把南沙定位为:建成以港口码头为中心,交通运输、工业加工和旅游服务齐发展,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文明发达、面向世界的现代化海滨新城。

  而在2004年广州市公布的《南沙地区发展规划》中,对南沙的定位修改为:产业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重点突破、滚动开发”和“产业起步、项目带动”的基本思想,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大交通”。产业发展模式:“一个龙头”(现代物流业)、“三大产业”(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工业)、“四大基地”(汽车基地、造船基地、钢铁基地、石油化工基地)。

  2007年修编后的南沙定位到底应该如何?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院副院长朱卫平从现在政府的投入情况分析认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前景最为明朗。“毕竟有大型项目在,可以以此为中心吸引一系列相关产业在此发展”。而另一方面,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业本身就需要有港口进行支撑,因为许多大型机械设备根本无法进行陆路运输,只能通过海运。此外,南沙目前所具有的钢铁基地主要的方向为钢铁冷轧加工之类,这种加工生产以板材为主,正是汽车等产业所需要的材料。

  如果政府确定要发展这个产业,当务之急是定下发展规划指引,以及完善产业配套支撑条件。如装备制造业实际上属于人才密集型产业,需要开发人才、技术人才包括熟练工人等。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