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释疑:三大因素导致中国油价高于美国

   2009-07-01 经济参考报经济参考报

31

核心提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6月30日调价之前,北京市汽油价格已经比美国普通汽油平均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6月30日调价之前,北京市汽油价格已经比美国普通汽油平均每升高1.33元,此次调整后差距就更大了。从2008年10月份开始,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开始超越美国价格,并且之间的差距一直保持在每升2元左右,2009年5月,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

  为何中国油价会比美国高那么多?林伯强从事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至少有三个原因导致中国油价比美国高。

  原因之一是税收。中国成品油价格中的税收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从2009年1月份开始,汽油税上升到每升1.7元以上。中国汽油税约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两倍。

  林伯强指出,如果去掉养路费部分,中国汽油税与美国汽油税就很接近。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修建公路有其必要的超前性,这就影响了其经济性,导致过高的路桥费。如果政府不能为高路桥费买单,消费者就得付费。

  原因之二是,中国汽油零售价格中输送和销售环节成本(或利润)所占比重过高。美国零售和输送环节成本一般占零售价格的12%左右,但中国零售和输送环节一般会占到零售价格的20%左右。

  “如果从绝对值来看,2009年以来,中国汽油输送和零售环节一般比美国每升高出0.8元,2009年4月比美国每升高1元。”林伯强说。

  原因之三是,中国炼油厂的原油成本相对美国炼油厂的原油成本要高一些,但这个因素对成品油价格的影响要小于税收、输送和销售成本。

  林伯强称,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了50%。假定2008年至2009年4月中国炼油企业加工原油的50%来自国内市场、50%来自进口,中国炼油企业进口原油的到岸价格和国内购入价格要高于美国。2008年,美国进口原油的平均到岸价为每桶93美元,而中国却高达每桶99美元。

  不过,林伯强同时表示,国内成品油价和美国成品油价其实没有太多可比性。因为中美两国的成品油价格构成不同。在中国,成品油价格一直采用政府指导价,终端零售价不完全反映生产销售各环节的成本和收益结构。

  “中国的汽油价格并不是一直比美国高。2008年当油价上涨至每桶100美元以上时,中国政府实行成品油价格管制,而美国汽油价格反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中国的汽油价格就比美国低。2008年1月到9月,美国普通汽油零售价格一直高于中国。”林伯强说。

  林伯强指出,可见,如果中国的原油价格一直跟国际原油价格接轨的话,那么中国的油价就会比美国高;不过,如果中国在国际油价走高的时候选择不接轨的话,那中国油价就会比美国低。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

  节油才是解决高油价问题的关键

  “此次调整油价不会带来恶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犁指出,成品油终端零售价的上涨必然对物价产生拉抬作用,但短期内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原因在于国内目前仍处于物价负增长时期,PPI已经连续6个月负增长,CPI也连续4个月出现负增长,预计短期内国内物价还将维持负增长。

  牛犁认为,前一阶段我们国家政策的核心是以保增长为重点,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快速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经济开始企稳回升。当前应逐步过渡到保增长、保民生、注重调整结构的综合发展阶段,不能单独考虑保增长,要更加关注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一些战略性和结构性调整。

  他同时表示,今年3月份第一次调整明显不到位,国际油价上涨了22%,我们调整了不到8%,还不到国际油价的一半;这轮调价,仍然没有到位。油价上调,会增加炼油企业积极性,减少亏损,对于国内市场供应也会带来积极影响。

  至于油价上调对消费者的影响,牛犁称,与欧洲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成品油价格中燃油税消费税等占的比重不大,所以我国对原油价格的上涨比较敏感。

  他说:“油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油价确实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有时不得不动、不得不调。油价调整肯定会涉及不同利益群体,出现某种不满情绪和负面影响,也是难免的。”

  牛犁还提出,节油才是解决当前许多问题和矛盾的关键。目前真正的挑战在于我国对石油的刚性需求扩张太快,因此,应该有一定手段使得广大的用户具备节油意识,对汽车制造商应该有倒逼机制,鼓励节约用油,控制浪费。甚至可以对高耗油、浪费型、炫耀型的过度用油者和产品征收惩罚性税收。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