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市场分析

   2009-07-06 中国商务部网中国商务部网

40

核心提示:今年2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接连攀升,近日油价更是突破70美元/桶。2月末至今油价已跳涨75%;仅5月份累计涨

  今年2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接连攀升,近日油价更是突破70美元/桶。2月末至今油价已跳涨75%;仅5月份累计涨幅就接近30%,创6个月新高,为10年来最大月度涨幅。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持续,世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犹在,国际油价的快速反弹引起高度关注和担忧,被视为应对当前经济金融危机的一大威胁。

  一、多种因素造成近期国际油价攀升

  目前有迹象显示,全球正处在经济接近复苏的转折点,许多国家的衰退速度已经放缓,一些国家开始出现回暖迹象。近期油价上涨部分反映了市场基本面正在改善,但主要原因还是金融因素。

  (一)美元持续走弱是直接诱因。由于美国大规模印刷美元救市,收购长期国债对美元“注水”,美元近三个月以来持续贬值。美元指数已经跌破80,创去年12月底以来的最低点,较今年3月初下跌幅度高达14%。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相应上升。

  (二)国际投机资本涌入是重要原因。由于石油市场的“金融化”趋势加深,国际油价日益遭受投机资本左右。近期市场一度预期国际金融危机可能触底,投机者正重返石油市场进行炒底。目前全球维持历史罕见的宽松货币环境,信贷紧缩状况有所缓解,主要货币基准利率事实上已接近于零,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国际游资的投机。花旗银行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过去6周内,平均每周流入亚洲的资金已经达到2007年牛市高峰时的水平。有分析认为,目前原油价格60%左右是由对冲基金等投机所致。

  (三)受全球原油需求供求预期的影响。国际能源署(IEA)近日上调今年全球石油需求至8330万桶/天,为10个月以来首次调高;美国能源信息部(EIA)也将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上调1万桶/天,将明年需求预期上调2万桶/天,升至8441万桶/天。高盛公司预计,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削减石油产量,以及非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供应量逐渐减少(今年将减少40万桶/天,明年将减少91万桶/天),预计明年下半年将出现全球性能源短缺。

  二、国际油价总体走势将震荡上行

  众多分析认为,目前世界经济低迷已至谷底,开始企稳,距离复苏不会遥远。尽管一些利空因素可能影响行情波动,但短期内油价涨势难以避免。从长期来看,低油价是不可持续的,全球石油市场行情最低迷时期已经过去。

  摩根大通将今年第四季度美国油价预期上调至65美元/桶,将明年油价预期上调至70美元/桶。同时表示,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出衰退,油价走势会更高一些。

  高盛公司将今年年底油价预估提高了31%,即85美元/桶。同时认为,鉴于石油市场需求复苏及供应量萎缩,预计明年油价还将继续攀升,预计西德州轻质原油期货12个月价格调将升至95美元/桶。

  有分析认为,由于推动前期价格强劲扬升的基本因素继续存在,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增强,国际油价还会出现更强劲的上涨。1-3年内,油价可能涨到100美元/桶。

  三、油价高企对世界和我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从目前看,国际油价涨势是脱离实体经济、过快和不健康的。

  (一)拖延全球经济复苏。对于大多数原油进口国来说,油价持续上涨将会增加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包括外汇支出、炼油加工及运输成本,进而影响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时还会形成对汽车等消费的抑制因素。从出口方面看,石油价格越高,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会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中国、印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单位产值能耗和石油消费弹性较高,因而不利影响更大。据英国《金融时报》匡算,如果今年平均油价减半至50美元/桶,一年可节省1.6万亿美元。照此类推,如果油价攀升过快,就有可能抵消全球刺激经济的效果,为世界经济复苏投下新的阴影。

  (二)加大全球通胀压力。石油作为最初级产品和最领先指标,其价格持续上涨,势必导致其他商品成本相应增加,并逐步向下游行业传导,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PPI)走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多依赖能源密集型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石油消费处于上升区间,这意味着国际油价高涨将使我国承受更大的压力。

  (三)油价上涨的“中国因素”可能再次被放大。华尔街日报近日载文称,中国在上一轮油价上涨期间扮演了“决定性”买家的角色,因此看涨油价的人士认为中国这次还会如此。5月份我国内汽车销售同比猛增34%,一些国际投资者把这一数据解释为中期燃料需求增长的信号。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