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深夜,一位石油业专家对本报记者透露,对成品油定价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在进行评估,以便进一步完善定价制度。
1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所高级顾问周凤起表示,“目前的办法,确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他不愿就此进行更多评论。
若果真如此,这将是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施行后,国家发改委首次对其进行调整。“此次调整将被定性为‘微调’,将会秉承‘注意社会供需状况、减少投机预期’等原则。”上述专家说。
5月8日公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一度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尤其是最近的两次调价(6月30日的涨价与7月29日的降价)后,争议之声日盛。这位专家称,“发改委感到压力很大。”
此前的6月30日,鉴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至70美元/桶,中国成品油价格上调了600元/吨。不料,国际油价第二天即掉头向下,连跌9个交易日,最低探至60美元/桶下方。而7月29日,在国际油价连涨多日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却下调了200元/吨。
“两次巨大的反差,将消费者推入价格的迷魂阵,也将现行管理办法的弊端暴露无遗。”一位不愿具名的石油企业管理人员直言道:“目前的管理办法只是2005年以前的修改版,并未改变国内油价较国际油价的滞后性,也未真实反映国内市场的供需变化,并不符合成品油定价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初衷。”
事实上,8月3日,国家发改委在对“近期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展”进行通报时,已表示:“在目前经营体制下,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工作也会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有关制度需要不断完善”。
据前述石油业内专家称,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发改委近期陆续召集各方人士,并收集办法施行以来各地成品油市场情况。其中,既有相关政府部门官员、石油企业管理者,也有多位知名的石油价格分析师。与此同时,发改委亦派人前往全国各地,实地考察成品油市场状况。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