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一五”期间,唯有石油工业没有完成预期目标。1959年,中国原油消耗量为504.9万吨,自产量不足一半。由于石油紧缺,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举步维艰。
中国石油地质工作者应用独创的陆相生油理论,把石油勘探重心从西部转移到东部。1959年9月26日,新中国10周年国庆前夕,在东北松辽平原的石油勘探井“松基三井”获得了工业油流,由此诞生了大庆油田。
50年以来,大庆油田在荒原上崛起,建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3.6亿吨,生产原油超过20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自1976年至2002年,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50年间,大庆油田为中国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7万亿元,2000年以来连年位居中国纳税百强企业榜首。
随着勘探开发实践,大庆油田自主创新了世界领先的大型陆相非均质砂岩油田开发技术系列,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比世界同类油田高出10-15个百分点,形成了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油田化工等一整套技术业务体系,综合实力与创效能力不断提升。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