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破油气进口坚冰 多重悬念犹存

   2009-10-19 华夏时报王冰凝

94

核心提示:10月对于中石油来说,可谓是个丰收的季节。在这个月,中石油的海外石油天然气战略双双得到提升,同时也均留

10月对于中石油来说,可谓是个丰收的季节。在这个月,中石油的海外石油天然气战略双双得到提升,同时也均留下了未决的悬念。

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俄罗斯总理普京就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中国的事宜签署了框架协议。此前的10日,中石油集团也对外确认,中石油和BP公司已与伊拉克国有南方石油公司就开发伊拉克最大油田鲁迈拉油田签署初步协议,这对中石油的海外战略布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油气海外大单双双签订

引进俄罗斯天然气对于用气日益紧张的中国来说,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能源战略。而俄气东进自2005年以来就是中俄双方一直在探讨的议题,2006年中俄双方签署了输送量达8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进口协议。但由于价格分歧,中俄天然气进口协议一波三折终未能最后敲定。

根据10月13日最新的框架协议,俄方提供了两条管道向中国输气的方案,其中西线方案规定从西西伯利亚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东线方案从东西伯利亚、远东和萨哈林向中国出口。据透露,未来俄方将通过东西两条管道每年向中国输送约700亿立方米天然气,最终的供气量将在合同中规定。

俄罗斯副总理伊戈尔·谢钦对俄新社透露,2010年年初将和中国启动价格谈判,2010年6月可能会签订合同。

竞标伊拉克油田对中国来说也可谓一波三折。据悉,在伊拉克大约80个已探明油田中,只有20多个被完全或部分开采。今年6月30日,中石油与BP公司联合竞得伊拉克鲁迈拉油田开发服务合同,这是伊拉克战争后首次油气项目招标的第一个中标项目,也是目前伊拉克最大的油田,而且这是在伊拉克油气大门关闭30多年后的首次开启。而且,对于继续开拓海外石油资源的中国来说,在石油资源富裕的中东地区,众多富油国都对外资关闭,目前仅有伊拉克、伊朗存在着机会。

据中石油相关负责人透露,中石油与英国石油BP组成的联合财团拍走了鲁迈拉油田,目前的协议仍为草签,如果获得伊拉克内阁批准,最终协议将于两周内签署。

协议遗留的悬念

尽管在这两个对于中石油以及中国来说都至关重要的地区,都获取了初步的合作协议,但是无论是俄罗斯天然气还是伊拉克石油,也均为中国留下了未决的悬念。

中俄天然气协议虽然签署,但至关重要的价格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据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框架协议仍并未能成为合同,主要是因为拖延多年的价格问题仍未最终敲定,这使得俄气采购计划不得不被再次延后,双方约定明年初将就天然气价格等问题进行谈判。

“价格谈判可以借鉴之前中俄‘贷款换石油’的协议模式,即俄罗斯对中国提供优惠的石油,同时得到了25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认为。

而伊拉克油田协议的草拟,同时也留下了两个悬念。

此轮伊拉克油田拍卖,仅有鲁迈拉油田获拍,其余油气田全部流拍,目前中国石油企业仍然在等待着新的机会。

据记者了解,因为先期欧美石油公司进入中东较早,几乎垄断了当地的石油资源,中国企业后期所能拿到的项目,多数是已经开采过度或者开采难度很高的小项目,此次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与英国BP石油以及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组成联合财团,试图借助外资财团力量入主伊拉克,但是伊拉克认为中石化不顾警告收购了与半自治的北方库尔德斯坦地区政府签署有非法石油协议的瑞士Addax石油公司,禁止了中石化参与第二轮油田招标。

而业内人士担心,伊拉克油田的进一步竞拍对中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库尔德油田项目可能对中国石油企业下一步竞拍有影响。

布局海外五大区域

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伊拉克,在中石油海外战略的版图中,都是重中之重。

中亚、非洲、南美、中东和亚太,这正是中石油今年海外扩张的五大重点区域。据记者从中石油内部了解到,该公司的海外规划蓝图的核心即“力争用8-10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中亚、非洲、南美、中东和亚太的五大油气合作区”。具体各个区域的定位,则是突出中亚、拓展非洲、做大南美、加强中东、推进亚太。

而俄罗斯则是中石油获取海外天然气资源版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目前中石油天然气海外资源主要为资源中亚管线会在今年底建成和俄罗斯项目。

而在海外石油资源收购方面,中石油今年在海外资源拓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用低油价时期油气资产价格下降的大背景,中石油成功收购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等项目,同时,寻找上游资源的战略也逐渐转向着力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油气资源。与此同时,中石油也在加强海外下游资产的收购。之前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就是为了加强炼化、贸易、仓储以及海外运营中心的建设,提升下游资产的价值。

“仅仅是2009年,中石油海外业务给集团公司的贡献就上了一个级别,而这种势头预期还会持续5至10年。”中石油一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