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税费改革一年新增税收2281亿

   2009-12-24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39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2008年底,中国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一年来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五升四降九次调整,成品

核心提示:2008年底,中国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一年来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五升四降九次调整,成品油税费改革新增税收收入2281亿元。

2008年底,我国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改革实施以来,公路养路费等6项收费被一次性取消。山东等13个省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今年前11个月,成品油税费改革新增税收收入2281亿元……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日前对改革实施一年来的成效进行了评估。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建立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改革方案确定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一年来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五升四降九次调整,已经建立起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和企业生产成本,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既反映石油资源稀缺程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又兼顾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极大地调动了炼油企业积极性,充分利用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了成品油市场供应,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通过建立规范的税费体制,取代养路费等收费,进一步理顺了税费关系,体现了多用油多负担的公平机制;通过提高现行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发挥了税收杠杆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优化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力指出,成品油税费改革没有开征新的税种,而是在现行税制框架内,采用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的方式进行,简化税制,降低了改革成本。财政部确保地方既得利益,及时拨付转移支付资金,为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国家税务总局调整征收管理系统,加强监控、管理,应收尽收,确保改革的“执行力度”。

一下撤了那么多收费站,人员如何安置?截至11月底,辽宁、海南、云南、宁夏等地已完成全部改革涉及人员的安置工作。人心安稳,让改革没有“后顾之忧”。

国家增收百姓减负

一年来,成品油税费改革成效显著。

国家税收增加——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成品油税费改革新增税收收入2281亿元。成品油税费改革显著增加财政收入,增强了公共财政功能。

道路管理优化——交通运输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改革规范了政府管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执法的“三乱”行为从源头上得到遏制。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一个科学规范的交通资金筹集和分配新机制已经初步建立。

运输企业收益——“成品油改革最大的利益攸关方是道路运输企业。”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算了一笔账:以小排量汽车为例,按2008年企业成本分析,用消费税的增量与“六费”的减量合计,每辆车最多可减负8%。二级公路取消了收费站后,从河南许昌到安阳,整车运费从3300元下降到2700元。

老百姓得实惠——“税费改革体现透明、公正,老百姓积极拥护。”四川省财政厅长黄锦生深有感触:“改革之初曾担心会影响汽车消费。没想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汽车消费仍然‘长’势喜人,我们成都每天都卖出1300多台车!”王丽梅秘书长说,从福建厦门到古田,客票价格从134元降到了128元。

财政部科研所刘尚希研究员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择机出台成品油税费改革,对于确保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提振信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科院高培勇研究员表示,成品油税费改革是规范税费制度、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和深化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积极举措,是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促进社会公平的政策创新,是一次一举多得、多方共赢的改革实践。

改革推动节能、低碳经济发展

“2009年前10个月,国内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37.71%,有1089万辆新车上路,可汽油、柴油的消费量却同比略有下降。”首都经贸大学丁芸教授提供的数据很有说服力——“这说明人们的节能意识提高了,说明建立以税收调控能源消费的新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

来自中石化、中石油的有关负责人指出,成品油税费改革有利于降低对石油资源过度依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缓解石油企业保障供应的压力,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从决策理念上看,成品油税费改革是‘绿色新政’,开‘绿色税收’、‘绿色改革’之先河;从实施效果看,短期内增加税收收入,长期将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履行节能减排责任的积极举措。”清华大学胡鞍钢教授说。

中国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靳东升说,目前法国成品油消费税是300%,日本是120%,美国是30%,而我国还不到20%。可以考虑再提高税率,促进全社会节能降耗。”多位专家表示,可以考虑在零售环节开征成品油消费税,进一步提高大众的节能意识、环保意识。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