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石化有近600座自营加油站,稳坐成品油市场的第一把交椅。但从去年年底开始,中石化参与的“价格战”开始席卷全城。事实上,为应对日趋激烈的角逐,中石化从今年开始实施“点对点”降价策略已不是秘密。据中石化人士介绍,中石化的降价并不会在全区域铺开,而主要针对中石油、外资和民营加油站竞争激烈的区域。一旦周围加油站降价促销,中石化就会考虑“点对点”降价,以保住已有的市场份额。垄断巨头们牢牢把持着大半国内成品油市,向来难以赢得多少赞誉,现如今也跟着民企降价,似乎让人沐浴到那一缕久违的市场春风。然而,即便不细究“点对点”降价策略的细枝末节,油市上游资源的不二选择性或许已经注定,垄断油企堤内损失尚可堤外补,而摆在那些被逼至墙角的民营油企面前的是,要么接受利润下滑选择退出的严峻现实,要么“苦纳”垄断巨头有意无意抛出的那些兼并、重组、参股等“橄榄枝”。
在上一轮国际油价攀升期,民营油企的生存普遍艰难。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披露的有关数字显示,截至2008年7月,全国660余家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仅剩100余家;45000多家民营零售加油站,已关门三分之一。本来,去年国际油价开始回落后,一些地方的民营油企总算等到了喘息之机,有所发展。然而,垄断巨头立即施以“点对点”降价应对之策,无疑是横阻于民营油企面前的一只面目狰狞的拦路虎。
2006年,千呼万唤后,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敞开了一扇小门,姑且不论这样的放开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垄断格局,在垄断巨头牢牢把持着原油进口、炼油等上游资源,尤其是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1%的历史新高位情况下,垄断巨头手里仍捏着足以呼风唤雨的太多底牌。乍看来,民营油企每一次陷入生存困顿,似乎都可以从市场上找到原因,可脖子被上游资源紧紧掐着,民营油企的每一步市场努力又怎能不倍加艰辛?
在去年年底的“2009中国民营石油化工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民营油企曾齐声呼吁放开原油进口权。然而,占我国原油进口量70%的中石化立即表示反对,理由是,以免重蹈铁矿石进口“人多嘴杂”的覆辙。海关的统计数据曾显示,中国相关原油进口企业在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时期大量进口原油,而在年底国际油价跌回低位时却又大幅削减进口(《证券时报》2009年5月12日)。在国际上买高不买低,在国内对低价民营油企施以“点对点”降价策略,这怎不让人浮想联翩。
中石化的降价眼下似乎可以让消费者得到一些实惠,稍放眼量却不难发现,此举意在逼民营油企于绝境,长远并不利于竞争格局的形成。实际上,只要垄断油企牢牢控制上游资源的坚冰未能消融,那他们就难以避免会打着各种看似市场合理竞争这样冠冕堂皇的旗号,逼民企就范。如果垄断不能受到制度的有效约束,在利润最大化的强力驱动下,什么样的垄断怪象均可能神奇上演。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