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岿然不动长达4个月后,日前中石化(600688,00386)旗下 S上石化(600688)董事长戎光道要求调价的一番表态,引起了业内对于成品油价再次上调的各种议论。
戎光道在两会期间表态,“预计中国政府将很快上调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如果3月或4月成品油价格没有上调,公司营运将受到影响。成品油价格每吨应上调700元,以确保正常的利润率。”
戎光道已经不是此次两会期间第一个说炼油行业困难的炼化企业人士了。中石化安庆分公司总经理、全国人大代表余夕志7日称,“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原油价格为每桶略高于70美元。当前的定价机制压低了中石化的炼油利润率。”而金陵石化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张大福8日称,虽然去年进行了油品定价改革,但金陵石化炼油利润率自去年7月份以来一直为负值。自去年11月份最后一次调整后,国内燃油价格相当于每桶大约67美元的原油价格。
我国最近一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在去年11月10日,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480元/吨,以后的最高限价均未有改变。
根据2009年初推出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日均涨幅或跌幅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目的之一就是保障炼厂有适当利润空间。
这原本是一个能够很大程度上平衡石油公司和消费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方案,也是中国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的重大进步,不过,就目前看来,去年国内成品油价格经过5次上调、3次下调,实际上都没有让各方满意。
中国成品油调价的机制已经出台并在运行,但是这个机制带来的调价条件标准并未能够透明化。也许炼油企业很委屈,“明明自己亏损了或将要亏损”,调价还没有到位;也许消费群体认为调价经常是“追涨不追跌”,“炼厂明明在赚钱但非要说自己要亏了”。
此次上石化董事长明确给出了油价调整大致时间段和调价幅度,其表达自身主张并没有任何质疑的地方,人大代表就是要代表一部分人和群体的利益,只是,在呼喊自身“运营将受影响”的同时,需要拿出点让人看得懂的数据来,而不仅仅是建议政府作出调价的“结果”出来。
有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以国内炼厂80美元油价成本不调的话,目前炼厂经营还是没有问题,仍然是赚钱的。以出厂价计算,沿海地区加工阿曼原油每吨仍然有300-400元利润。”
截至昨天,国内大宗商品信息服务提供商监测显示,布伦特/迪拜/辛塔加权均价20个工作日变化率为0.18%,如果从该机构的监测数字上看,远远未到4%的红线。
直观上看,因信息不够透明的原因,炼油企业的说法与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并不对应,实际上让消费群体陷入了认知的混乱,这种混乱就带来了众多质疑和不满。
业内人士表示,各方对于调价不满,并不是对于机制有太大的质疑。炼厂亏损拿出数据说话,上调油价相信各方都不会有意见。现在的问题是机制需要增加透明度,而不仅仅是再缩短“22个工作日,4%”的标准的问题。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