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石化:科技创新促发展

   2010-05-17 国际能源网本站专稿

73

核心提示:作为深处内陆的“三线建设”时期的战备炼油厂,荆门石化40年的发展历程,是技术创新在推动企业发展。 荆门

  作为深处内陆的“三线建设”时期的战备炼油厂,荆门石化40年的发展历程,是技术创新在推动企业发展。

   荆门石化2003年成立新产品开发中心,已累计自主研发新产品数十个,形成独具优势的战略产品群。去年,荆门石化16种自销新产品产销率达百分之百。

   40年来,荆门石化引进吸收各种新技术百余项,自主创新技术数十项,开发新产品100余种,12项技术和产品获国家专利授权,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3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一

   工艺流程的选择决定了炼化企业原油资源效益最大化。针对原油品种多、品质杂的特点,荆门石化实现江汉、南阳石蜡基原油与管输中间基原油分输分炼,将“有限的”石蜡基原油资源,按照“宜油则油、宜蜡则蜡、宜白则白、油蜡并举”的原则,优化生产流程,完善轻重两个系列加工方案,并应用润滑油加氢改质技术、润滑油液相脱氮技术及配套催化剂技术,使荆门石化一举成为中部最大的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基地。

   该厂还通过中压加氢技术、汽油柴油加氢技术、重整技术等多手段加氢技术的应用,解决劣质原油生产中的问题,适应成品油清洁化、润滑油高档化的炼油发展方向。通过对两套催化裂化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开发应用最新的催化裂化技术,形成较齐全的催化家族技术,提高了二次处理能力和化工原料生产能力。

   尝到甜头的荆门石化人从未停止脚步,他们优化气体分馏工艺流程,形成以聚丙烯化工发展为主的聚合物化工技术;采用原油加工优化排产系统(PIMS)工具优化原油加工,优化加工流程,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控制技术、防腐技术、含硫含酸原油加工技术、安全环保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新设备投用、重点部位材质升级,为生产安全平稳优化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

   新技术优化了炼油生产,并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系列新产品。

   荆门石化已开发出半精炼蜡、全精炼蜡、微晶蜡、橡胶防护蜡、乳化蜡等系列产品,以及液体石蜡、汽车防护蜡、凡士林、工业白油等9种特色石油蜡产品;生产中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形成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等5种润滑油新产品;开发特种溶剂油、低芳白油、橡胶填充油、轻液蜡、道路沥青、喷气燃料、聚丙烯纤维专用料等7种特色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如今,荆门石化自主开发的小产品总量达到50万吨,其中橡胶防护蜡可替代进口产品,3号白油为国内首创,防结剂优于同类产品;生产出拉丝性好的凡士林;荆门石化还是国内第一家研究生产口香糖专用蜡的企业。

  三

  技术创新还推动了节能减排。荆门石化装置分散战线长,他们对蒸馏、催化等十多套装置进行节能改造,炼油综合能耗和加工损失降低三分之一,“十一五”期间年节约85400吨标煤,频创历史最高水平。

荆门石化采取直供料形式将十几套分散装置“紧紧相连”,通过实施装置间热联合、低温热利用等系列措施,回收热量多产蒸汽,节能降耗。他们还开发催化烟机多发电,采用变频技术降电耗,对蒸馏、催化等9套装置进行循环水串级利用改造,每年节约循环水用量1800万吨。


  为调动和激发技术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荆门石化探索科技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涌现出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先后召开4次科技大会,通过竞聘遴选出朱亚东、朱华平和陈晓标等3名企业级专家以及侯振林、张建军、郭振恩等3名企业技能大师。技校毕业的郭振恩,不断充实钳工维修理论知识,为企业解决了多项生产技术难题和关键问题,成长为高级技师、企业技能大师,先后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等称号,并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荆门石化与石科院、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在炼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和产品质量升级、节能降耗、设备防腐、新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紧密合作,其中两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