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正在招标 民营企业入围

   2010-05-18 国际能源网本站专稿

47

核心提示:一直徘徊在国家石油储备体系门外的民营企业,即将登堂入室。  5月17日,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一直徘徊在国家石油储备体系门外的民营企业,即将登堂入室。

  5月17日,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资格招标项目上周五已经开标,共有包括宁波大榭开发区恒信燃料、舟山世纪太平洋等8家企业参与,其中部分为民营企业。

  但开标大会仅仅是开始。“招标只是资格的优先排序,真正实施还在后面,有待部门的决策。”上述知情人士说。


  国家发改委一位人士认为:“石油储备事关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是国务院作出的决定。此次招投标有望形成双赢的局面——既能增强国家石油储备能力,又能拓宽民营油企的发展空间。”

  作为国民经济的黑色血液,中国的原油消费量逐年上升。但由于本国资源禀赋有限,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也逐年提高。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净进口原油1.9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1.3%。

  为了保证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从本世纪初开始,国家已着手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2004年3月28日,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开工,我国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建设启动。

  截至2008年底,镇海、黄岛、大连和舟山一期4个基地相继建成投运。

  根据规划,国家石油储备体系还将继续扩容。2020年以前,我国将陆续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进一步增强应对石油中断风险的能力,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稳定石油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但让中商联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感到遗憾的是,去年国际油价处于低谷期间,拥有庞大库容的民营油企却并未能承担储油重任。

  2008年底,在向有关部门递交的《关于加大进口石油 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机制的建议报告》中,中商联石油委指出,在油价重回高位之前,国家可以利用现有的民营仓储资产加快进行原油储备,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建立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机制,除了中石油、中石化(600028,股吧)等国有大型石油集团以外,还应该充分发挥民营石油企业的进口和储备能力。

  新空间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09年5月,有关部门正式提出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增加石油储备能力。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而言,这非常重要,也很有意义。”

  能够进入国家石油储备体系,意味着民营企业不良资产的盘活。

  赵友山曾表示,现在我国民营石油企业2.3亿吨的总储油量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库存容量仅为几十万吨,不到总量的百分之一,剩余的库存容量都被闲置了,而且每年的维护、管理也需要高昂的费用。

  据中商联石油委此前统计,我国的民营石油批发企业有663家,总储量约为2.3亿吨,总投资为7700亿元。但该协会的一次调查显示,全国石油民营批发企业已经关门、倒闭了2/3。

  “再不利用的话,这些油库就要变成废铁了。”赵友山说。

  但进入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的意义不至于此。

  参与招标的一家民营企业代表告诉记者:“除了能更好地利用库存,我们更希望借机获得稳定的原油供应,最好能获得原油进口资质。”

  获得原油进口资质——这同样是以山东公司为主的地炼企业们所盼望的渠道。

  据介绍,现在山东地炼以燃料油(资讯,行情)为主要原料,超过2000多万的炼油产能却只分配到100多万吨的原油指标。

  山东炼油与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指出:“原油指标也成为山东地炼大整合目前尚未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在今年3月,全国工商联也曾建议,除五大国企之外,考虑由全国性行业商会组织,根据企业资金规模、原油加工量、节能减排状况等指标,筛选出部分民营企业参与统一对外询价并组织原油进口。

  但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金陵石化董事长张大福在两会期间表示,尽管我国原油进口量不断增大,但在国际原油市场并没有话语权,一旦放开管制,带来的恶性竞争将可能使中国在进口价上提高话语权的努力化为泡影,“铁矿石进口问题的今天,就是原油进口的明天”。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