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油工业加快结构调整

   2010-05-25 国际能源网本站专稿

52

核心提示:我们即将迈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2011年我国将在全面完成国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基础上,开始执行“
   我们即将迈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2011年我国将在全面完成国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基础上,开始执行“十二五”规划。展望新的10年,我国炼油工业既面临国内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和石油石化工业格局大调整的形势,又肩负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可以说是困难与有利之处兼有,挑战与机遇并存。

  总体来看,中国炼油工业现进入到了一个由大走强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未来中国炼油工业将努力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调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资源和市场、促进科技创新,从而推进炼化一体化和基地化建设。在继续增大规模实力的同时,持续提升赢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持行业平稳较快的发展,真正实现由炼油大国向炼油强国的转变。

  2010年底,全国炼油总产能将达到5.075亿吨/年,比上年增长6.4%,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底,若在建、拟建和规划的炼化项目按期建成,中国炼油能力将达到7.5亿吨/年,届时炼厂的规模化程度、炼化一体化程度、产业集中度及集约化程度都将进一步提高,油品质量也将进一步提升,可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质和量的需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炼油业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着不少挑战。

  未来挑战很严峻

  首先,石油资源紧缺的瓶颈制约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我国炼油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在未来10年中,将相继达到60%和70%。由于世界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趋势,采用更多劣质重质原油生产清洁油品将是今后我国炼油业的主要任务。

  其次,低碳经济对环保的要求增高,炼厂增效节能减排和生产更多清洁油品的压力将增加,产品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相关投入也将增加,炼厂在忙于应对高油价风险的同时,其他成本增加的压力也将明显加大。

  再其次,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与发展,中国对外单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来自周边国家及地区的进口量将增加,一些发达国家和资源国家对我国的炼油投资将继续增加,国内炼油业的多元化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竞争趋向多元化

  我国炼油能力将继续稳步增长,炼油业多元化竞争格局也将进一步发展。2010年我国将新投产的广西钦州、沈阳华锦等炼厂,加之部分炼厂改扩建陆续完成,新增炼油能力将达到3050万吨/年。根据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11年,中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4.05亿吨,成品油产量将达到2.48亿吨,届时实际炼油能力可满足这一预定目标需求。预计未来5年,中国炼油能力年均增速可能在6%~7%。

  “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将立足海上、中哈、中俄和中缅原油管道等四大战略通道,加快大型炼化项目布局;建设、完善炼化基地,调整区域布局,满足市场要求;利用国外资源,合资合作发展国内炼油业务。中国石化将围绕做大做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炼化企业集群,做精做优沿江及内地炼化企业。同时打好合资合作牌,用市场交换资源,加快大炼化项目建设。中国海油将进一步对旗下惠州炼油项目、海化炼厂和河北中捷炼厂进行扩能改造。预计到2015年,外资在中国的权益能力将从现在的1050万吨/年增至3150万吨/年,约占中国总炼能的4.2%。

  布局调整更合理

  未来中国的炼油工业发展和调整的重点之一是使炼油布局进一步适应资源供应格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将按照优化布局、集中发展的原则,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大型炼油基地建设,大力优化炼油产业布局。未来3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炼油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将建成3~4个20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乙烯的大型炼化生产基地,全国总共形成20多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预计到2015年,华中、西南两个地区仍存在共2000万吨/年的市场缺口;东北、西北两个地区仍是重要的成品油外输地;华东、华南、华北地区未来几年新建、扩建项目较多,产能增长迅速,将逐步满足当地成品油需求量增长的要求,形成供需大致平衡的局面。届时我国将主要建成环杭州湾(含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西北炼化工业区,形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配套的基本格局。

  产业升级是趋势

  炼油业趋势之三是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

  继续加强炼油工业装置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是中国炼油工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装置结构调整方面,一是东部沿海地区炼厂要大力发展液体收率高、能最大限度生产运输燃料和化工用油的工艺和装置;二是以提高油品质量为主要目标,调整炼油厂装置结构,适当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及煤油、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生产能力。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要提高高标号车用汽油、车用柴油和高档内燃机润滑油在产品中的比例,满足汽车工业发展的要求,并经济可行地提高化工用油的产量,从而满足石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对炼油工业采取区域等量替代方式,淘汰100万吨/年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积极引导100万吨~200万吨/年炼油装置的关停并转,防止以沥青、重油加工等名义新建炼油项目。要推动大型石化集团开展战略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和上下游资源配置与利用,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今后,我国炼油工业要根据新的形势变化,研究解决以下四方面问题。一要解决重油转化的问题,提高轻质油的收率。当前我国轻油收率为74%,而国际上一般达到80%。对年加工约4亿吨原油的中国来说,轻油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有重大的意义。二要解决好清洁汽油、柴油的市场准入问题。三要在保证交通运输燃料供应的同时,解决为炼化一体化炼厂提供优质化工原料的问题。据统计,我国GDP每增长1%,成品油需求将增长0.5%,石化产品需求将增长1%。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的大发展,对优质化工轻油的需要量激增,如何满足要求,将是未来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四要搞好技术开发,研究开发规模化的经济实用可行性的替代能源和新能源。

  清洁燃料前景广

  随着产品标准的不断提高,燃料清洁化趋势不可逆转。

  2010年全国车用汽柴油将全部达到国3标准,部分产品要达到欧4标准。为满足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清洁燃料生产需要,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炼油工业将在科学制定油品质量标准化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提高汽柴油产品的质量,满足汽车工业和环保法规的要求。为了生产符合新标准要求的清洁燃料,我国炼油工业将不断优化生产方案,通过优化配置和利用资源,采用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和优化调和组分等措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努力降低油品质量升级成本,逐步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另外,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将在科学规范有序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目前,我国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已达102万吨/年,以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已初步具备商业化发展条件,以餐饮业废油、榨油厂油渣、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能力也已达到5万吨/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河北、山东、江苏等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汽油。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我国将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2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万吨;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200万吨,总计年替代约1000万吨成品油。

  预计,今后中国替代能源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得到更大的发展。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大型国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入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领域,谋求新的发展。

  宏观调控是关键

  近年来,由于国内炼油能力增长较快,而国内油品需求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增势放缓,国内的油品供需形势由偏紧转为宽松并略有余。目前国内外舆论和业内外人士普遍出现对炼油投资是否过热、会不会出现能力过剩的担心。

  笔者认为这一担心不无道理,但如果注意调控这种担心也是能够避免的。从需求上看,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仍处于迅速发展时期,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兴未艾,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仍有很大的增长余地,国内的油品需求仍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从中长期看,与油品需求增长的同时相应的同步增加必要的炼油能力完全是应该的。而从炼油项目建设上看,如果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不加以必要调控,不注意控制投产节奏,不注意国内炼油布局的合理化和优化,不注意炼油装置的规模化建设,就有可能因局部时间内投产过分集中而出现中短期能力过剩的现象,就有可能出现国内各炼油企业过度竞争、扎堆建设,使布局出现新的不合理的情况,从而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而造成较大的浪费。

  建议应从全局出发,加强炼油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控制适当的投资和投产节奏,注意布局的优化和合理化,并注意在建设大型炼化项目的同时,适时淘汰落后产能或进行关停并转,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炼油业的有效资产质量和规模化程度,增强国际竞争力,确保我国炼油业健康顺利发展。当然,与此相辅相成的是,我国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也需在炼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进一步完善。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