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在北京展示的石油冶炼、石油储备模型吸引观众。
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文件发布后,民营企业在石油储备领域率先有所斩获。昨天,记者从易贸资讯获悉,国家石油储备中心近日举行利用社会库容存储国储油的资格招标,6家中标企业中3家为民营企业,这也是国家石油储备体系首次向民企开放。
此次招标由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委托中招国际招标公司组织,全国共有70多家民营和地方企业参与,经过筛选共有8家符合资质的企业参与竞标,分别是宁波大榭开发区恒信燃料有限公司、山东晨曦集团、蓬莱安邦油港有限公司、莱州东方石油化工港储有限公司、舟山世纪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舟山金润石油转运有限公司、浙江天禄能源有限公司和烟台港集团。
入围的这8家企业,都拥有油库和码头,其中最大的油库81万吨,最小的油库也在13万吨以上。而依据相关规定,承担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企业,除必须具备一定规模的码头、10万吨以上油库以外,还必须达到每个储罐容量在1万立方米以上的要求。
经过激烈角逐,6家企业获准参与国家石油储备,其中蓬莱安邦和莱州东方为央企下属公司,烟台港属地方国企,舟山世纪、舟山金润、浙江天禄为民营企业。
6家中标企业的总库容能力为150万立方米,相当于大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库容的一半。据透露,上述150万立方米库容预计耗时180天注满,政府部门将与中标企业签订两年租赁合同,每月每立方米租金统一为17元。照此计算,这些闲置的仓储能力两年可获得6亿元的油储租金。业界预测,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今后还会陆续举行多轮招标,更多民企将参与国家石油储备计划。
此前,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民营企业的诉求,并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4月两度提交《关于加大进口石油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机制的报告》,建议“把民间闲置油库纳入战略石油储备之中,减少国家资本投资,防止重复建设。”在“新36条”出台后,该项建议终于得以落实。
数据显示,我国民营石油企业2.3亿吨的总储油量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库存容量仅为几十万吨,不到总量的百分之一,剩余的库存容量都被闲置,而且每年的维护、管理需要高昂的费用。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也表示,此次招投标有望形成双赢的局面,既能增强国家石油储备能力,又能拓宽民营油企的发展空间。参考欧美和日本经验,中国石油储备体系设计为四级,分别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政府石油储备、国有石油公司商业储备以及其他中小型公司石油储备。
新闻背景
“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能源
“非公经济36条”颁布5年之后,国务院于2010年5月13日再次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饱受垄断质疑的能源行业成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的重点领域。具体内容如下: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力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建设。支持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或参股形式参与水电站、火电站建设,参股建设核电站。进一步放开电力市场,积极推进电价改革,加快推行竞价上网,推行项目业主招标,完善电力监管制度,为民营发电企业平等参与竞争创造良好环境。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RJ033
专家观点
藏油于民节省储备成本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的建设,计划投资千亿元,到2020年将国家石油储备能力提升到约8500万吨,相当于90天的净石油进口量,这也是国际能源署(IEA)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的“达标线”。
投资巨大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周期较长,当国际油价处于相对低点时,利用民间仓储库容迅速提升储备规模可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中商联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曾公开表示,去年国际油价处于低谷期间,拥有庞大库容的民营油企未能承担储油重任是一大遗憾。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能源专家管清友表示,加快民间石油储备体系建设,藏油于民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日本为例,政府投资的国家战略储备约为4840万立方米,相当于91天的进口量;而企业承担的储备量为4370万立方米,相当于82天的进口量。因此,中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民营和地方企业参与的空间很大。
管清友同时建议,除仓储、流通环节外,国家还应在原油贸易环节逐步放开管制,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针对放开原油进口可能重蹈铁矿石进口覆辙的担忧,管清友认为,国际铁矿石是寡头垄断操纵的市场,与石油行业充分竞争、定价机制稳定而成熟的状况截然不同,逐步放开原油贸易管制将有利于增加市场竞争,破除国内石油行业的垄断格局。
不过,在动辄斥资上千亿元的上游勘探、开发领域,石油巨头的影响根深蒂固,民间资本要真正参与难度很大,需要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