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际石油界认为“无开发价值”的超低渗透油田能实现高效开发吗?我们说能,请看长庆!
这是怎样的“磨刀石”?这又是怎样的科技“利斧”?
长庆探区所辖的鄂尔多斯盆地,虽享有“半盆油、满盆气”的美誉,但探明的石油储量呈现典型的低压、低渗和低丰度特征,70% 以上的油藏渗透率在1毫达西以下,这是国际上界定超低渗透的红线。储油层是几乎没有孔隙的“磨刀石”,堪称世界之最。
“地下有油不可少,思想有油最重要”。长庆油田干部员工直面鄂尔多斯盆地“三低”,正是坚持以解决思想问题为着眼点,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勘探开发的高水平和高效益。仅在过去4年里,长庆油田每年新提交原油储量亿吨,油气当量以每年500万吨幅度递增,2009年油气当量突破了3000万吨,成为仅次于大庆油田的我国第二大油气田,创出享誉全国的“长庆速度”,探索出一条中国陆上成功开发“三低”油田的新路。
看似单调的数据,折射出长庆油田不同寻常的科学发展历程。
让数字说话
听数字指挥
“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用信天游的这句歌词描述长庆采油人曾经的工作环境,最贴切不过。
在陕、甘、宁、内蒙古、晋5省(区)的万里油区,数万口油气井、上千座井站和数千米输油管线,遍布在大山深沟和戈壁荒滩。长期以来,油水气井看护、井口数据录入、油样采集、井口启停等工作都需要大量人员现场才能完成,员工工作负荷重,劳动效率低,管理难度大。工人终年与荒山为伴、以井站为家,可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门看山头,进门是床头”,重重大山封闭着员工的心灵,时间长了,连交流都变得困难。
“那时有个梦想,如果能有‘千里眼、顺风耳’,足不出户就可以巡井该多幸福啊。大山里,甚至连坐车巡井也都成了奢望。”曾做过10年采油工的采油二厂信息中心主任谭海峰的话,表达了当时所有采油工的心声。
迈入新世纪,加快发展的长庆年油气当量从1000万吨增长到3000万吨,产量增长了3倍,而员工人数一直保持在7万人。按照发展规划,长庆油田未来要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人员仍要保持在7万人左右。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如何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彻底转变不适应的生产方式,进一步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生产管理效率,考验着油田决策层的智慧。
“长庆油田的数字化建设是形势逼出来的。”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冉新权感言。唯有革新传统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才能适应长庆大发展的需要。而集生产指挥、综合分析决策、措施方案自动生成于一身的数字化建设,成为长庆油田实现大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8年以来,长庆油田借鉴当今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并嫁接到石油行业,在采油七厂、采油二厂等开展数字化管理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一方面在新区全面推行数字化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对白豹、西峰、吴定和安塞等老油区实施数字化改造。一场脱胎换骨的油田管理变革在万里油区燎原开来。
员工曾经的奢望,今天变成了现实。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数字化建设成为长庆油田推动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民生工程。
——看井房“退役”,点火棍“下岗”。记者在白豹油田关36—44井丛式井场看到,仅靠一套简单的视频装置,井场的看井房及住井人员同时消失了。据统计,已有650座看井房光荣“退役”。由于自动化点火系统的建成,上千座井站加热炉原来人工操作使用的“点火棍”含羞“下岗”。西峰油田第一联合站经理张海林告诉记者,数字化让油区治安中的一些传统管理方式悄然转变,以前靠人海战术分区域巡逻的保安人员,被集中起来进行资源共享,而安装在油区关键路段的“电子哨卡”,24小时对油区的一切动向实时监控,有效遏制了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
——鼠标轻点“一指禅”,管理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油田数字化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看到整个长庆油气的生产情况,细到每口油井、每个储油罐,甚至油田的7823辆车运行情况,全部一目了然。数字化管理将现场搬进“办公室”,从投球、计量到停启井等,以前每天需要人工上井手脚联动才能完成的作业,而今在办公室操作电脑就可以完成,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也大大减少了用工总量。以白155区块为例,百万吨规模用工总量由原来的1719人下降到1000人。
——近千名单兵解孤忧,万余名“蓝领”转“白领”。说到看井,采油八厂樊学作业区数字化监控中心值班的殷佳难掩喜悦,以前长期住在偏远井场,既要防盗又要防野兽侵袭,担惊受怕却只看护着一个井组的几口井,数字化完成后,坐在山下的办公室通过视频就可看护好90个井场的400多口井,产生了“千里油区无人影,胜似千军在蹲井”的神奇效果。同时,有近千名员工撤离单井过上了集体生活,有1万多名需要在现场操作的“蓝领”转成“白领”。
正是数字化管理的推进,带来了劳动组织构架的革命性变革。通过作业区与联合站共建、井站合建、多站合建、取消井区部和倒班点等措施,“剪”短管理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借市场之手
聚发展之力
走进长庆,深入苏里格,在这场全国瞩目的大油气田建设中,传统石油会战那些充满激情的元素仍然闪耀,所不同的是看不到千军万马的石油大军,看不到物资集中调运的壮观场景。静悄悄的背后,涌动着一股神奇的会战力量。
这力量从何而来?
根据长庆油田加快建设5000万吨级大油气田的发展目标,近几年每年都要保证500万吨左右的油气当量上产量,相当于一年建成一座中型油田。据专家保守估算,要踏上如此大规模的上产步伐,每年就钻井工程而言,最少需要新开井8000口左右。如此大的工作量,不要说仅靠油田自身的队伍,就是在集团公司系统内组织,难度也非常大。大规模上产对资源的需求与队伍、装备、技术等资源上的匮乏,成为长庆油田大油气田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矛盾。而“三低”油藏实际也加大了实现规模效益开发的难度。
为破解发展难题,长庆油田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市场。2005年以来,在全社会范围内遴选优势资源,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考验面前,探索了一条符合油区实际的新路。
这是市场化的力量。以苏里格为例,由于快速上产,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在一夜之间膨胀。2007年钻机严重缺乏,正是通过走市场化路子,在短短三四个月内就集中了六七十部40D钻机。油田对外合作部人员粗略算了一笔账:从投资看,一部40D新钻机市场价为1500万元,60部就需要近10亿元,同时需要配备的钻井工人数量也十分庞大。以2008年开始开发的长庆超低渗油藏为例,半年内就引进钻机200余部。其中,陇东地区的超低渗主战场平均每两天引进1部钻机。另外,要把这么多的钻机组织到施工一线,就足够上千人忙上大半年。
走进长庆,能感受到市场化带来的震撼。
正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油田没有新增人员,没有新购一台钻机,却汇集了数倍于自身的优势资源,展开了一场场夺油夺气、增储上产的大会战。目前,在这里已汇集800余部钻机、500多套试油(气)机组和300余支地面建设队伍,参建人员达到20多万。75%钻机实现社会化,每年节省投资10多亿元。钻井、试油、地面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率却不断提高,目前,建成一口油井、气井的投资,分别降低到300万元、800万元,较2006年以前下降了1/3。
静悄悄的背后,涌动着思想解放、百花争艳的春潮。
为攻克“三低”难题,油田充分依托市场化力量,凝聚发展合力。从关起门来埋头苦干到开放市场加强技术交流,从以前的各家队伍技术封锁到现在的“开放园”里技术共享,观念变,天地宽。采气三厂通过吸引油田内外科研院所参加技术试验,吸收、集成、创新,形成了适应苏里格气田的井位优选、井下节流等12项配套开发技术。按照“技术共享”的前期约定,又将12项新技术反哺给各合作方,加快气田建产步伐,钻井周期由平均45天降到15天,单井建井费用由原来的1200万元降到800万元以内。通过向社会公开信息,优选材料,国内外众多厂家公平竞争,仅油管和套管国产化一项,平均单井可节约投资200多万元。
同时,油田加强对各合作队伍的服务、支持和监管,把握好两个环节。一方面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形成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平等竞争的格局。另一方面,严把“入口关”,严格资质审查和准入门槛,实施分级管理,末位淘汰,推动市场队伍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过去两年就强制淘汰了93部钻机。
开放而不松散,积极而不盲目,有破有立,收放互动。长庆的市场化,正散发着浓浓酵香。
擎科技之剑
破三低困局
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这是新时期石油工业赋予长庆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长庆要“大”,只有加快,必须加快,增储量,上产量,见规模,才能更好地履行“三大责任”。
这是一条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历程。苏里格气田在经历“三上两下”后浮出水面,西峰大发现是在第五次挺进董志塬后获得突破,姬塬油田勘探更是六上五下。
这是一场时不我待、闻油而喜、闻油而动的历程。第一座低渗透油田——安塞油田实现年产100万吨用了12年,西峰油田仅用3年时间年产量就达到100万吨,而姬塬油田6年时间就建成了300万吨的生产能力,苏里格气田更是5年时间生产能力就达到了100亿立方米。
令世人惊叹的“长庆速度”背后,是长庆油田勇于挑战禁区,突破认识、超越自我的过程。“磨刀石”上磨砺了高科技,科技进步解放了低渗透。
有专家形象地比喻,如果把中东油藏储层比作高等级公路,那么长庆油藏储层就好比羊肠小道,油藏没有自然产能。要实现规模有效开采,就必须让油层“活”起来。没有动力,那就通过措施,外部注入能量。多年来,正是压裂攻坚,结束了“井井有油、口口不流”的历史,成为低渗透油藏开发革命性的举措。针对地层能量不足的难题,长庆油田的科技人员又不断解放思想,独创出“超前注水”技术,一举解决了油田的稳产难题。
统计数据显示,几年来,长庆油田加强技术攻关,广泛与国内外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油气合作,创新集成、推广应用了500多项适用技术,推动增储上产步伐。值得一提的是,长庆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台全数字“橇装增压集成装置”,取代了传统的增压站,从而极大地减少占地,通过远程控制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而且建设成本能降低20%。更关键的是,这台装置还可以移动,一旦这个井站枯竭了,还可以移到下一井站继续使用。
面对成绩,长庆人并没有沉醉其中。长庆要“大”,更要走得“长远”。怎么走?
一条主线清晰可见。长庆石油人勇于创新,一切注重实效,不墨守成规,因时因事制宜,将许多原来认为“不可能”的变成了“可能”。摸索出从简、从省、从快,使用新技术的“三从一新”地面建设原则,为低渗透油藏开发积累了经验。从简,追求简约而不简陋;从省,节省费用而不欠质量;从快,加快节奏而不盲目冒进。油田结合山大沟深的黄土塬地貌,采用丛式井组开发,减少征地,降低钻前工程量,简化地面输油流程,降低产能建设投入。大力推行标准化,统一油气田开发工艺、流程布局,统一井组、井站建设规格标准,使油气田建设按照“组装”、“复制”的模式低成本扩展,目前,建成1个联合站不超3个月,建成1座大型天然气处理厂仅用半年时间。
面对“三低”世界级难题,长庆石油人正以“敢想、敢干、敢破、敢立”的非凡气魄,努力建设“西部大庆”,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一低一高,让人赞叹,引人深思。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