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石油部长昨起访华

   2010-08-05 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

33

核心提示:伊朗石油部长米尔卡泽米(Massoud Mirkazemi)4日起开始对中国的访问行程,以期为资金短缺的伊朗能源行业筹资

  伊朗石油部长米尔卡泽米(Massoud Mirkazemi)4日起开始对中国的访问行程,以期为资金短缺的伊朗能源行业筹资,包括寻求对其新建炼油厂的投资。中国国家能源局相关官员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局并无更多细节可供披露。

  伊朗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生产国,年产原油超过2亿吨。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炼油能力,迫使伊朗不得不从国外进口以满足本国大约40%需求的汽油。

 早在上月,米尔卡泽米便通过媒体宣布,伊朗打算通过抑制国内汽油需求和增加炼油能力双管齐下,来避免国内出现汽油短缺。

  米尔卡泽米当时说,4年后,伊朗将彻底改变目前作为一个汽油净进口国的状况。不过,他的这一说法,却被一些媒体认为不过是回应西方对伊朗进口汽油实施制裁的说辞而已。

  7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制裁伊朗法案规定,任何为伊朗提供汽油或者帮助伊朗炼油和发展炼油能力的企业或个人都将受到制裁。欧盟紧随其后,于7月26日通过了单边制裁伊朗的决议,禁止向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领域投资。

  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严厉制裁,使得伊朗获得海外投资及技术以增强炼油能力的难度不断加大。美国彭博通讯社日前援引能源市场咨询公司(EMC)的报告称,制裁导致伊朗石油产品贸易公司停止供应,该国7月的汽油进口量已经减少了50%。

  不过,来自欧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虽被制裁阻断,但伊朗最近与俄罗斯、土耳其等国的合作却在加强。

  7月14日,米尔卡泽米到访俄罗斯,与俄方签署了关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路线图。根据路线图,双方将研究成立面向石油天然气领域项目投资的合资银行、研究在两国石油交易所相互销售原油的可能性,并有可能成立合资企业。

  此外,上月底,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又与土耳其ASB集团就共同投资建设伊朗至欧洲天然气管道项目进行签字,双方将斥资9亿欧元建设这条长度超过600公里的天然气管线。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伊朗石油部长此次访华意图明显,作为一个正被国际孤立的国家,伊朗需要中国这样的“大朋友”在国际上帮忙。

  伊朗坐拥全球石油储量的十分之一,而中国的快速发展能源不可短缺。林伯强认为,双方的这种互补性将促使彼此“互相帮助”,但中国是否能如愿从伊朗获得石油,则还要看外部阻挠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前景“十分微妙”。

  8月3日,日本决定,批准对伊朗施加新制裁,包括将40家公司和个人列入黑名单,旨在冻结伊朗有关资产,并承诺在本月底之前继续考虑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