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下的战略石油储备

   2010-08-24 国际能源网本站专稿

57

核心提示:  “美国建设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构建美元的回流机制,并对其超发货币进行沉淀。”采访中,中国

  “美国建设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构建美元的回流机制,并对其超发货币进行沉淀。”采访中,中国石油基金论坛研究员冯跃威的这句话引起了记者对我国建设战略石油储备的新思考。

  仔细分析,这样的论断不是没有根据的。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石油的供应和价格往往带有相对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国际政治领域,石油也是经常成为各国博弈的工具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世界主要石油公司几乎都有美国资本的参股,而国际油价也是以美元计算,因此美国对国际油价有着不容忽视的干预能力。

  在2008年国际油价高涨时,就有不少专家分析说,油价上涨提高了主要产油国如伊朗和俄罗斯的国际地位,这些国家利用自己拥有的石油资源作为政治武器与美国抗争,这显然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因此,美国急于改变高油价、弱美元的现状,想通过打压国际油价,以削弱伊朗、委内瑞拉等反美石油国家,同时抑制俄罗斯的崛起。而后,美国与中国多次展开能源对话,并督促中国尽快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不少人认为这是其政治策略之一。

  中国不断加大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势必会加大对石油的进口量,而这正符合美国的诉求。中国储备原油的需求量越大,美元沉淀越多,一定程度上间接帮助美国进行了国际货币的调节。

  据业内人士介绍,美国在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前对各种利益根据一个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周全的计算。这个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了其GDP增长情况、货币发行情况、汇率情况、进出口贸易情况、国内产油情况、国内净进口情况等。而石油储备建立起来后,美国历届政府实际上都是通过对石油战略储备库存量的操控来帮助其实现经济的高效率运转。

  日本虽然因资源的匮乏,建立起了很大规模的战略石油储备,但由于其表观石油消费量从前年开始递减。因此,日本正在逐步消减它的战略石油储备库存。为了不浪费资源,日本还和沙特联营,把自己的石油储备库租给沙特使用。

  从美国、日本的例子可以看出,一方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而另一方通过冷静思考,不仅不再盲目扩建战略石油储备,而且还开始对已有战略石油储备资源进行更为经济、合理的使用。因此,我国在建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扩大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的时候,有关部门要根据我国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诉求及政治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科学合理地做出规划,而不是单纯的为防止遇到战争或自然灾难时石油供应的中断而盲目增加库存。

  “历史上曾有14次石油供给间断,为什么单单把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的石油间断算做第一次、第二次石油危机呢?因为这两次的石油供给间断正好和美国的金融危机撞车了。石油储备也好、石油博弈也罢,它只是美国货币战争的伴生工具。”

  冯跃威表示,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最根本的目的是,政府能让国民在经济能够承受的价格之下不间断地使用石油产品。历史上14次石油供给的中断的平均量不超过三到四个月,按这样的需求,并结合我国实际石油开采量,我国储备50天左右的量,占表观进口量比值的15%左右就足够了,而剩余储备最好通过市场化的路子来完成。 

  因此,当前我国急需加大的是石油企业的商业储备量,因为企业相比政府的运作会更为灵活高效。进入到石油市场的企业为了避免因石油储备的建立负担而造成自身经营困难和风险增加,会积极通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融合的创新办法解决问题。比如,设立石油储备信托产品,从那些愿意进入到石油市场并承担社会责任,又没有能力建立石油储备的企业中获取盈利率。此外,还可以通过让专门从事石油储备运营和管理的企业上市的办法赢得发展。

  通过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的整体运作最终实现中国真正的用油安全,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库存问题,而且是一个全民资产的增值过程。从这个角度考虑,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建设的确需要多角度思考。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