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氢燃料电池瓶颈技术:中国跻身世界第二

   2010-09-03 国际能源网本站专稿

90

核心提示:“皇冠上的明珠” 别小看这张膜,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谁摘下了它,谁就掌握了国家战略“制高点”

 “皇冠上的明珠”

   别小看这张膜,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谁摘下了它,谁就掌握了国家战略“制高点”

“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我国受基础新材料落后和投入机制等问题制约,这一世界尖端技术一直没有研制成功

   今年6月30日,山东东岳集团向全世界宣告,我国自主研发的氯碱用全氟离子膜、燃料电池膜实现国产化。历经8年科研攻关,打破了美国、日本长期对该项技术的垄断。与此同时,“东岳”完成的用于制造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磺酸树脂离子膜的年产500吨的生产装置已经建成投产,解决了氢燃料电池生产的重大瓶颈,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该项技术和产业化能力的国家。

   30多年来 尖端技术一直被美日控制

 “别小看这张膜,它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安全。”8月29日,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介绍,全氟离子膜是氯碱行业和未来新能源利用的关键材料,被称为化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谁摘下了它,谁就掌握了国家战略“制高点”。上世纪6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开始研发,15年后研发成功。日本旭硝子公司从杜邦交换到部分生产权,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30多年来,这一世界尖端技术一直控制在   美国、日本两国手中。

   离子膜,一直是中国人的一个“心结”。我国一直对离子膜实行零关税进口。从1980年开始,我国曾将这一技术列入国家“六五”“七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先后投入几亿元资金进行科技攻关。但由于我国基础新材料的落后和投入机制等问题制约,该项目之前一直没有研制成功,被专家称之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研制攻关 美国用了15年,我们仅用8年


  “离子膜”的研制,美国用了15年,而中国仅用了8年。新材料、新能源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最关注的行业。张建宏告诉记者,全氟离子膜的研发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近3年多来,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李源潮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重视“离子膜”研究,亲临现场视察指导。科技部专门派人现场考察,对这个项目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全氟离子交换膜材料研究”项目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全氟离子膜工程技术研究”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科技日报)

   膜为何物

   事关未来能源利用

   离子膜的原材料是萤石,萤石主要成分是氟化钙,属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是发展氟化工的源头。全球萤石资源储量约6亿吨,我国储量就占了54%,居全球第一。离子膜是氯碱装置的核心装置,而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安装在电解槽上的全氟离子膜。东岳集团称:“我们自主研制出了两张膜,一张是氯碱用离子膜,这是我们的‘争气膜’。另一张事关未来能源利用的燃料电池膜,这是我们的‘争光膜’,燃料电池膜使我们走在了世界前列。”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