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燃料油消费税政策通知》,该通知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到12月31日,对用作生产乙烯、芳烃等化工产品原料的国产燃料油免征消费税,对用作生产乙烯、芳烃等化工产品原料的进口燃料油返还消费税。其中,用燃料油生产乙烯、芳烃等化工产品的产量占企业用燃料油生产产品总产量的50%以上(含50%)的企业,享受该通知中的优惠政策。
业内认为,此次对乙烯、芳烃等化工产品的燃料油免征消费税,一方面,可以减轻乙烯、芳烃等化工产品原料相关生产企业的负担,扶持我国乙烯等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地方炼厂的税负压力,引导炼化企业加大产品深加工的力度。
对石化产业发展有利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基础有机化工原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乙烯的自给率仅为50%左右。即使到2010年我国乙烯产能将接近1800万吨,乙烯的实际消费量和实际产量之间也将会存在42%-48%的缺口。因此,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需求仍然迫切。而此次乙烯、芳烃等化工产品的燃料油免征消费税,将可以减少相关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对国内乙烯等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地方炼厂主要是以燃料油为原料,这些炼厂的消费税很重。免征乙烯、芳烃等化工产品的燃料油消费税,也可以减轻炼化企业的消费税负担,从而进一步引导炼化企业充分利用原料资源,加大产品深加工的力度。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则认为,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乙烯生产规模都相对较小,国内大部分地方炼厂没有大批量生产乙烯或芳烃的能力。而且,免征燃料油消费税的企业需要用燃料油生产乙烯、芳烃等化工产品的产量占企业用燃料油生产产品总产量的50%以上,现在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都达不到50%比例的要求,此次燃料油消费税的免征对大型企业更为有利。所以,此次燃料油消费税的免征有利于中石化和中石油等纯粹炼油企业。
生产和进口商受益面狭窄
国内大宗商品信息服务商易贸资讯认为,这一新政受益面狭窄,作为燃料油生产的主体,预计可能主要体现在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地方炼油企业将无法从中获利,并且预计燃料油进口商也难以看到新政策对进口的明显刺激。
目前,国内加工燃料油的主力军地方炼厂,大都在生产乙烯、化工方面技术相对薄弱,基本都不具备生产乙烯和芳烃类化工品的乙烯裂解装置和芳烃抽提装置,因此难以借此政策免去燃料油的消费税。而国内多数民营化工企业,即使拥有了乙烯、芳烃装置,却通常使用石脑油或者C9等作为加工原料,罕见有直接加工燃料油生产乙烯或芳烃的生产技术。
此外,既具有炼油装置,又具备完善的化工加工能力的炼厂多为,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字头企业,且均有稳定原油供应,自产化工用轻油作为原料等,外购燃料油作为加工原料的比重极小。
虽然目前由燃料油生产乙烯类或芳烃类化工产品的基数尚不成熟和普遍,但有分析人士认为,新政策出台的动力可能在于,2008年出台消费税,给予石脑油加工免税的政策,而燃料油则没有相应配套政策,对可能的新技术发展不利。“因此新政策的出台,可能更多体现的是政策上的公平,即使现在这类燃料油的用途还极为稀少。”
易贸资讯分析师认为,近些年发展较快的“重油制烯烃技术”或重油催化裂解技术,虽然产出的有烯烃类产品,但其比重很低,通常都低于20%,也无法达到新政策所规定的乙烯、芳烃类化工产品比例达50%以上的要求,即这种技术并不是以生产乙烯、芳烃为主要目的。
新政策将带动CPP技术推广
据了解,对以生产乙烯、芳烃等化工产品为目的的燃料油原料,给予免征或全额返还消费税的政策,预计将仅有CPP装置(重油催化热裂解制烯烃装置)可以达到新政策的限制条件,而其他传统的地方炼厂加工燃料油的方式,则很难从新政策中受惠,因此也难以掀起中国直馏燃料油进口的高潮。
目前这种新技术的应用,还仅限于沈阳化工集团(隶属于中国化工集团),该厂在国内率先建设了一套加工能力为50万吨/年的CPP装置,该装置除了使用沈阳化工自身生产的常压渣油外,每年还需进口或从国内购买20-30万吨的常压渣油。
易贸资讯一位分析师认为:“此次出台的新政策,显然是具有针对性的,即鼓励使用较劣质的燃料油生产紧缺的乙烯等化工产品。但同时国家也要防止一些炼厂借此名义,大肆进行小炼油、土炼油,因此限定了化工产品的比重要达到50%以上。”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沈阳化工的CPP装置,设计的烯烃总收率为53%左右,能够达到新政策的要求;而其他重油的催化等深加工技术,都达不到这一要求。
“这还是一种很新的加工技术,成熟度还有待观察,因此短期内国内还不具备大规模上马的条件。从这个角度讲,新政策对此新技术给予了扶持,但寄希望于立即带动大规模的直馏燃料油进口需求,似乎还不太现实。”这位分析师说。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预计,新政策有望带动CPP技术在国内更快推广。“在新政策出台之前,就已经有山东、江苏、福建等一些地方推出了CPP项目的招商项目。而新政策出台后,未来2-3年,中国国内可能会掀起一波CPP装置建设的小高潮,并可能推动直馏燃料油的进口需求大幅增加。”一些熟悉炼油行业和油品贸易的燃料油进口商认为。
政策引导燃油深加工
“从两部委对部分燃料油的税率调整来看,这也是国家结构调整的一个体现。由于燃料油属于两高一资行业,近年来国家政策一直予以打压,这也导致了国内燃料油市场的不断萎缩。” 卓创资讯分析师房俊涛对记者表示。此项政策出台其实并没有放松对燃料油作为烧火用油的打压,另一方面,又积极引导燃料油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房俊涛认为,由于我国乙烯自给率低,发展相对缓慢。到今年底,即使我国新建和扩建的乙烯装置全部投产,乙烯消费缺口仍达1374 万吨。目前国内燃料油生产烯烃的主要还是集中在地炼厂家,且因原料供应及生产装置相对落后等,烯烃产量很低。
而此项政策出台之后,将使得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冶炼厂家重视通过燃料油生产烯烃产品。同时,目前烯烃行业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再加上国家政策扶持,未来燃料油的更多用途将向深加工方向发展。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