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级石油装备制造基地”

   2010-09-17 辽宁日报辽宁日报

64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 国际展台,装备盛会。 9月16日至17日,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办的第二届中

  核心提示

  国际展台,装备盛会。 9月16日至17日,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盘锦)国际石油装备与稠油技术博览会,在盘锦市辽河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落帷之际,成果喜人:合同订货总额达110亿元;签约项目23项,总投资额达50亿元。

  世界顶级的石油大鳄驻足于此,国内知名的石油公司云集于此。叙利亚石油矿产资源部部长索菲亚·阿劳、加拿大重油协会主席特雷西·格里尔斯、哈萨克斯坦国家原产含量集团公司总经理涅伯第耶夫·阿兰丁、刚果民主共和国油气部部长穆姆巴·莫托、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钻井服务公司董事长伊万、日本大贵株式会社社长吉丸贵久夫等国外嘉宾和采购商,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莅临博览会。盘锦在转身向海、全面转型,打造沿海经济强市的进程中,举全市之力建设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吸引了全世界石油装备业界的目光。与会的多名世界级石油专家和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这是一届国际一流的博览会,我们期待能与盘锦有更多、更广泛的合作。

  面向蓝海 华丽转身

  “石油”、“湿地”、“滨海”和“节点”。盘锦是因油而建、缘油而兴的城市,辽河油田的开发建设为盘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盘锦是一座建立在湿地上的城市,湿地面积3150平方公里,物产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盘锦地处辽宁三大经济板块交汇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四通八达,节点优势非常突出。盘锦拥有118公里海岸线,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盘锦全面展开“一城三区”建设,打造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沿海强市。

  盘锦具有独特的资源与区位优势,但辽宁石油装备制造产业之所以能吸引世界的目光,“盘锦创造”厥功甚伟。

  盘锦是全国第一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在寻找替代产业、转型产业进程中,盘锦市委、市政府依据市情和产业实际,把握“沿海开放”和“东北振兴”的有利时机,以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为依托,着重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而填补了辽宁装备制造产业空白的盘锦石油装备制造业,在助力辽宁大振兴的征途上,也增添了具有盘锦特色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之初,盘锦市就提出了“错位发展、差别化发展”的战略思想,以高新技术发展为切入点,把石油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把打造中国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作为努力方向,使之成为具有较强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结构比较合理、产品技术先进、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在国内领先、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能够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聚集区。

  自2003年以来,盘锦市累计投入5亿元资金,用于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和功能完善,使之拥有了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盘锦市坚持专业化和区域化相结合的招商思路,以促进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为目标,大力拓展招商引资领域。相继组建了6支专业化招商队伍,奔赴东北、西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西南区域,积极吸引石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在政策优惠、产业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诸多优势,吸引众多企业纷至沓来。目前,已有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百余家企业落户于此,以石油装备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最值得称道的,是基地生产的钻杆、钻铤、钻头、抽油机、顶驱装置等30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油装备龙头产品,达到美欧同类产品水平,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目前,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内的企业与35家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密切联系,12家企业设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近两年,随着长城钻探中心实验室、中石油稠油研发中心、辽河石化公司沥青研发中心、辽河油田开发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华魏光纤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研发机构的入驻,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的科技创新能力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技术创新群正在形成。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盘锦市重点培育下,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规模初具,相继跻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要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辽宁省新型产业示范基地行列。

  盘锦创造 叫响国际

  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因国际化的企业配置得以高起点开局、高速度发展。已成为盘锦发展新经济代表的百余家石油装备制造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在运营中,充分体现了市场国际化、技术和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的特点。

  他们积极拓展北美和欧洲市场,以国际知名石油工程服务商为引资对象,加快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走向世界的步伐;以中石油为依托,利用中石油国际合作区块开发的契机,引导石油装备走向中东、中亚、非洲、俄罗斯等石油开采市场。石油装备制造基地的集聚效应显现,以石油钻机、顶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项目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正逐步延伸为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链。

  ——辽宁天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顶部驱动装置从技术到质量,均达到国际水平,不仅在辽河油田、大庆油田等国内油田推广使用,还远销到苏丹、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国家,牢牢站稳了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相继自主研制开发了世界首台低温顶驱、世界首台车载专用型变频顶驱、中国首台直驱顶驱和中国首台斜直井顶驱。

  ——辽河油田派普钻具制造公司,以完整的产品研发和可靠的质量保证赢得了市场青睐,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大油田以及伊朗、美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通过了 APISPECQ1、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美国石油学会 APISPEC5D、APISPEC7-1产品徽标使用许可证认证,是中国第一家连续三年取得该质量体系认证的石油装备企业。

  ——由美国尤尼斯股份公司独资注册成立的专门从事“火驱采油”的尤尼斯油气技术 (中国)有限公司,在运营之初就备受国际同行业瞩目,他们拥有美国和加拿大的国际一流火驱专家及国内优秀的石油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先进的稠油和稀油火驱专利专有技术、现场实施的丰富经验及优良的火驱设备;火驱技术在油田两个低产井组进行实验性应用后,原油采收率由之前的21%提高到60%。

  ——2007年初,辽河石油装备制造总公司落户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这个大型企业,以研发和生产钻机为主要业务,全力打造全球钻机知名品牌,项目总投资20亿元,各类陆地钻机产能达100部。

  去年,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同比增长83.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100%;全口径税收实现5.4亿元,同比增长71.1%。上半年,石油装备制造基地新批入区项目42项,开工在建20项,完成投资7.6亿元。

  目前,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正以稳健的脚步,全力打造世界级海工基地。目标是:到2015年,盘锦石油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00亿元,占国内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1/5左右,占世界石油装备年需求量的3%左右;到2020年,盘锦石油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占国内石油装备制造行业的1/4强,占世界石油装备年需求量的5%-6%,成为闻名世界的石油装备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和物流中心。

  打造世界一流的石油装备博览会

  第二届中国(盘锦)国际石油装备与稠油技术博览会由盘锦市人民政府、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公司等 7家单位共同承办。博览会在规模、档次和国际化水平上,均比上届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跃。

  这是一个全球石油装备制造产品的大汇展。在为期两天的展会期间,国内外600余家参展商纷纷前来,业内与会者及石油采购商逾30000人,参展商数量是第一届的两倍。在近6万平方米的室内及室外展馆上,德国西门子公司、美国斯伦贝谢公司、加拿大玛芙特公司、新加坡金声能源公司、日本东洋重工株式会社、韩国EHT公司等国际知名石油企业一一现身;中国石油渤海装备公司、中国石油济柴公司、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长庆油田机械制造总厂、辽河石油装备制造总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总机械厂等国内著名企业争先布展。涉及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装备、钻井技术与设备等几十大类、数百个品种的国际最新高精端产品惊艳亮相。与此同时,俄罗斯采购团、加拿大采购团、委内瑞拉采购团、巴西采购团、东帝汶采购团、印度尼西亚采购团、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中亚国家采购团、叙利亚、卡塔尔等中东国家采购团等国际知名的采购团组莅临博览会参观、采购。

  而吸引诸多参展商眼球的,还有与中国(盘锦)国际石油装备与稠油技术博览会同期举办的三项极具吸引力的活动。一是重油开发国际研讨会。以“非常规能源、非常规技术”为主题的研讨会上,24位嘉宾作了代表国际稠油最高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的主旨发言。二是石油装备产业发展论坛。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围绕国内外石油装备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共同探讨石油装备产业所面临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节能降耗、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等一系列问题,为装备领域提供最新最权威的资讯。三是石油装备制造基地投资说明会。主办方组织参展商与有投资意向的嘉宾参观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召开盘锦石油装备制造基地投资说明会,使参展商和嘉宾充分了解基地的发展现状、规划及投资环境,感受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强劲势头,寻求合作、寻找商机。

  让盘锦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盘锦。转身向海,盘锦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敞开胸怀!中国(盘锦)国际石油装备与稠油技术博览会,是盘锦在转身向海中与世界接轨的平台,也是我省呈现给世界的一张新的金色名片!

  举世瞩目的发展态势表明:一个世界级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隆起带,正在盘锦崛起!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