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勘探向储层改造要油气透视

   2010-09-29 中国石油报李东

66

核心提示:研究、设计、实施的大北301井储层改造方案使得塔里木油田公司科研人员喜上眉梢,因为该井在6930米至6988米

  研究、设计、实施的大北301井储层改造方案使得塔里木油田公司科研人员喜上眉梢,因为该井在6930米至6988米井段应用“储层多元化深度改造技术”获得高产油气流,从而跻身为西气东输送气的高产井行列。此次储层改造,为提高山前类似气田井的储层改造水平、实现效益开发积累了可贵的实践经验。

  塔里木油田在勘探过程中,抓住储层改造技术这个关键,让一批批油气井经历了“起死复生”的曲折过程,使“隐形”的油气藏变成了前途无量的希望井。

  定思路——科学管理上水平

  塔里木会战初期,当轮南潜山第一批14口探井完钻后,人们已经认识到潜山风化壳大面积普遍含油,但是高产井与干井、低产井交互出现,油井不能稳产,交不了探明储量;缝洞发育带分布不清楚,油藏类型不清楚,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当时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

  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石油资源量就占盆地总量的38%以上,具有埋藏深、温度高、非均质性强、油气藏类型复杂等特点,使储层改造技术成为世界级难题。3年前,这些难题使得一批新井投产后,易导致原油产量“忽高忽低”的局面。因此,碳酸盐岩95%以上需要进行储层改造,才能达到增储上产和认识储层的目的。

  对此,塔里木油田在加强油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塔里木高温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深度改造技术研究》课题。勘探研究技术人员自觉加压,现场展开储层改造科技攻关和实行“一井一策”差异化管理,一举获得成功,改变了长期以来国内碳酸盐岩储层加砂压裂改造技术只处于小规模低砂比的摸索阶段,使改造技术前进了一大步。

  如今,在盆地周缘的塔中、塔北、哈拉哈塘等区块上,因为持续攻关和技术进步,形成了一套对付复杂洞缝型碳酸盐岩的地震、钻井、测井、测试改造配套勘探技术。利用科学的储层改造技术,塔里木油田在库车、塔中、塔北“三个阵地战”的科学决策中,先后揭开了以哈7井为代表的碳酸盐岩大开发的序幕,形成了轮古、哈拉哈塘、英买力等地区准层状油藏的认识,同时给后期的上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关键——配套技术成利器

  钻探施工,钻井是首要,固井是关键,改造是核心。塔里木油田致力于向储层改造要油气,取得了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改造配套技术等一系列“利器”,让一批批低效井获得了新生。

  突破技术难关,是实现油气田规模开发并取得效益的首要之路。塔里木油田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创新建立了适合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特点的压前综合地质评估量化评分系统,开展了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关系、酸岩反应动力学和大型平行板物模实验等基础研究,研发了地面交联酸、温控变黏酸等3种酸液体系和两种超级压裂液体系,为实现深度改造提供了液体保障。

  在推广应用中,塔里木油田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优选水平井裸眼分段酸压完井工艺,形成了适应塔里木盆地特点的储层改造工艺技术,以深度酸压、加砂压裂、携砂酸压为核心的多元化储层改造配套技术研究。截至9月25日,这一技术在塔中、塔北广泛应用后,产量比储层改造前提高约50%,实现了少投资、高产量的开发方案,提高了油气田开发效率。

  塔里木首创的碳酸盐岩储层改造配套技术,特别是压前综合地质评估技术的成熟应用,整体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应用这些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改造成功率,在不同区块培育了轮古15、塔中82、英买204等一批高产井。

  献计策——助油气产量大幅增加

  塔里木油田不断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按照“探井即开发井、开发井即探井”的思路,认真对待每口井的试油作业,对油气显示差的“隐形”油气藏,合理利用储层改造技术,加大储层改造力度,让“隐形”油气藏“现身”,为上产助力。

  我国最大的凝析气田群迪那2气田地质条件复杂。技术人员提出了裂缝网络酸化技术,经过论证后,并按照完井—酸化—酸压勘探一体化方式实施,给“隐藏”油气注入了“催化剂”,使14口井实现了高效益开发。迪那2—7井酸化改造前用7毫米油嘴求产,油压81.09兆帕,日产天然气45万立方米,日产凝析油50.16立方米。酸化改造后用10毫米油嘴求产,日产天然气89万立方米,日产凝析油82.32立方米,开采效率和油气产量大大提高。

  储层改造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促进了勘探的发展。

  目前,塔里木油田围绕十年发展规划,坚持“勘探先行、评价跟进、开发紧随”的原则,整体解剖塔北、塔中、库车和新区新领域四个富油气区带,加速了勘探力度,取得重大进展:克深5井、大北301井经过酸化压裂获得高产工业天然气流;克深1井在白垩系获得良好油气显示,进一步证实克拉—大北富油气带具有整体含气特征;库车山前狠抓天然气的高效益开发,为加快实现年产天然气300亿立方米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持。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