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靠科技为低产井“脱贫”

   2010-10-12 中国石油报中国石油报

75

核心提示:镇44—38井日增油6.1吨,镇99井日产量由1.7吨提高到7.9吨。10月9日,看到一口口油井日产量发生的变化,长

   镇44—38井日增油6.1吨,镇99井日产量由1.7吨提高到7.9吨。10月9日,看到一口口油井日产量发生的变化,长庆油田超低渗油藏第四项目部技术科科长刘一仓对记者说:“这只是几口井的情况,在我们管理的镇原油田,靠科学技术‘脱贫’的低产井,已遍布油田各个角落。”

  据了解,镇原油田提高单井产量的成果,只是长庆油田靠科技给低产油气井“脱贫致富”工程中的冰山一角。地处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的长庆油田,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藏,开采难度在世界上也属于罕见。“长庆油田的油气开采到底难到什么程度?难在‘井井有油,井井不流’,难在投产之日就是降产之时。”谈起长庆油田的开发难度,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如此描述。

  面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开采中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困境,长庆油田转变方式创新思路,靠技术攻关寻找方法,针对不同区块、不同层位的实际状况,“十八般武艺齐上阵”,一座座大油气田不断揭开面纱。

  原来被认为没有油气储量的地区找到了丰厚的油气储量;原来认定为没有丝毫开采价值的低渗油气藏,实现了效益开采;原来一大批看似不可能“脱贫”的低产区块和油气井,不但求得了理想的产量,而且相当一部分老区块、老井还以“不老区块和长寿井”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油气田上产稳产舞台上的主角。

  地处陕西吴起的白豹油田是典型的超低渗油藏,长庆油田针对该地区叠加油藏多、拓展空间又很有限的实际情况,把“立体勘探、分层攻关”作为首选目标,针对长4+5层含水高达70%,无法实施有效开采的情况,采用变排量多极加砂压裂技术,将长4+5层的原油从“水海”中救了出来,目前这里开采的油井不但每口井都稳定在2吨以上,而且含水降到了30%。

  面对15年开发原油产量没有多大增长的镇原油田,从2009年开始,超低渗油藏第四项目部突破传统思维,通过对老井一口井一口井分析资料,一个层位一个层位对比情况,围绕探井、评价井初步探明的10多个出油井点,然后果断部署一批又一批骨架井,结果在镇277、镇99井、镇300井连续取得重大发现,让本认为只是一些小土豆式的油藏,变成了一个个大“西瓜”,个别油井的试油产量高达30吨。昔日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小不点”,如今已经具备了百万吨的建产规模,而且这种情况仅是在一年的时间内发生的突变。

  在苏里格、靖边、榆林等气田的攻关中,通过开展水平井、丛式井等攻关措施,使单井产气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3倍至5倍。

  2009年初,姬塬油田针对新井投产只有1.7吨的“吝啬”产量,采油五厂采取开发、研究、实验、储备“四步联动”的阶梯式措施,积极开展跟进式技术创新,促使了单井产量的直线上升。目前,新投井的平均单井产量达到3.8吨,个别井的试油排液日产油高达30多立方米。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