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调价“靴子”落地 定价机制改革方向渐明

   2010-10-28 上海证券报陈其珏

45

核心提示:自6月份以来,业内就一直在等待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两个政策“靴子”落地。随着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调价,

自6月份以来,业内就一直在等待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两个政策“靴子”落地。随着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调价,其中一个终于落了下来,而另一个关于定价机制改革的“靴子”却仍悬而未落。不过,发改委在本轮调价的同时已宣称要进一步改善成品油机制,令后者的走向也逐渐明朗。

有关专家告诉本报记者,未来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和透明化。具体而言,改革将使得国内外成品油价差进一步缩小,同时,调价周期也有望缩短,以减少囤油投机的现象。

普氏:国内外油价相关系数已上升

和以往每轮调价时一样,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本周一又一次出面对调价背景、影响做了解释。所不同的是,此次他还就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的问题作了表态。

事实上,自去年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出炉后,舆论的争议始终未曾停止过,其中诟病最多的正是调价周期过长、调价计算规则不透明。此外,评论人士对机制的效力也颇多质疑。

而全球最大的能源资讯机构普氏能源资讯亚太商务拓展高级总监华大威则认为,目前的机制比过去更加灵活,表现在去年机制实施后,国内外油价的相关系数明显上升。据他们测算,系数从原先的0.5提高到0.7—0.8,“这是一大进步,但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仍有距离。例如,美国的这个系数就达到0.9”。“当然,中国目前仍然只有燃料油、LPG等少数油气品种是完全自由化的市场,中国的汽、柴油最终调价与否还是要看宏观经济。”华大威说,“长期来看,中国还是会履行入世承诺,机制也会越来越灵活,成品油的市场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改革后成品油价或一周一调

尽管去年实施的新定价机制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22个工作日的定价策略给业界计算调价周期提供了可能,造成每轮调价“窗口期”来临时国内的成品油调价预期都会空前强烈,市场屡屡刮起投机囤油之风。这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可能。

“在各种定价机制微调的方案中,定价周期缩短是比较靠谱的一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林伯强表示,定价周期缩短后,调价频率会加快。周期越短,离市场就越近,“这符合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而国内对此也会很快适应。”他认为,调价周期未来有可能从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或14天。国有油企一位内部人士也认可了这一可能性,并称国际油价上下波动4%的调价条件也可能取消。这意味着进一步改革后,国内成品油价最快可能一周就调整一次。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凤起也表示,调价间隔缩短后可能出现油价变化频繁,但消费者将会对此习以为常,“国外加油站的汽油价格几乎天天变。”

“当油价变动越来越频繁后,预测调价将越来越不容易,囤油成本也会增加。这对改善国内成品油市场秩序、提高供应能力不无裨益。”观察人士说,

国际油价走势仍起决定作用

不过,由于国内成品油定价采取与国际间接接轨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因此国际油价未来的走势仍对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前,国家发改委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曾规定,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无论定价机制如何调整,当国际油价高于一定水平后,发改委仍将对国内油价采取管制措施,这也是出于保护国内产业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考虑。

自6月份以来,业内就一直在等待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两个政策“靴子”落地。随着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调价,其中一个终于落了下来,而另一个关于定价机制改革的“靴子”却仍悬而未落。不过,发改委在本轮调价的同时已宣称要进一步改善成品油机制,令后者的走向也逐渐明朗。

有关专家告诉本报记者,未来机制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和透明化。具体而言,改革将使得国内外成品油价差进一步缩小,同时,调价周期也有望缩短,以减少囤油投机的现象。

普氏:国内外油价相关系数已上升

和以往每轮调价时一样,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本周一又一次出面对调价背景、影响做了解释。所不同的是,此次他还就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的问题作了表态。

事实上,自去年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出炉后,舆论的争议始终未曾停止过,其中诟病最多的正是调价周期过长、调价计算规则不透明。此外,评论人士对机制的效力也颇多质疑。

而全球最大的能源资讯机构普氏能源资讯亚太商务拓展高级总监华大威则认为,目前的机制比过去更加灵活,表现在去年机制实施后,国内外油价的相关系数明显上升。据他们测算,系数从原先的0.5提高到0.7—0.8,“这是一大进步,但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仍有距离。例如,美国的这个系数就达到0.9”。“当然,中国目前仍然只有燃料油、LPG等少数油气品种是完全自由化的市场,中国的汽、柴油最终调价与否还是要看宏观经济。”华大威说,“长期来看,中国还是会履行入世承诺,机制也会越来越灵活,成品油的市场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改革后成品油价或一周一调

尽管去年实施的新定价机制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22个工作日的定价策略给业界计算调价周期提供了可能,造成每轮调价“窗口期”来临时国内的成品油调价预期都会空前强烈,市场屡屡刮起投机囤油之风。这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可能。

“在各种定价机制微调的方案中,定价周期缩短是比较靠谱的一种。”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林伯强表示,定价周期缩短后,调价频率会加快。周期越短,离市场就越近,“这符合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而国内对此也会很快适应。”他认为,调价周期未来有可能从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或14天。国有油企一位内部人士也认可了这一可能性,并称国际油价上下波动4%的调价条件也可能取消。这意味着进一步改革后,国内成品油价最快可能一周就调整一次。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凤起也表示,调价间隔缩短后可能出现油价变化频繁,但消费者将会对此习以为常,“国外加油站的汽油价格几乎天天变。”

“当油价变动越来越频繁后,预测调价将越来越不容易,囤油成本也会增加。这对改善国内成品油市场秩序、提高供应能力不无裨益。”观察人士说,

国际油价走势仍起决定作用

不过,由于国内成品油定价采取与国际间接接轨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和社会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因此国际油价未来的走势仍对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前,国家发改委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曾规定,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无论定价机制如何调整,当国际油价高于一定水平后,发改委仍将对国内油价采取管制措施,这也是出于保护国内产业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考虑。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