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中石化限产逼宫 柴油紧缺致发改委调价

   2010-10-30 北京报道王冰凝

125

核心提示:沉默了4个多月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但在这样高通胀风险背景下的莫名涨价,且并未体现与国际油价的

  沉默了4个多月后,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但在这样高通胀风险背景下的莫名涨价,且并未体现与国际油价的挂钩,也引来了无数非议。

  “此次油价上调核算起来与国际油价几乎不相干,而主要是两大油企近期一直限量柴油出货,导致国内柴油全面紧缺,从而间接影响了政府决策,最终实现了推价目的。”广东一民营油企负责人告诉记者。

  两巨头限产推价

  “这次成品油价格上调并不是与国际油价接轨,国际油价近来相对较为稳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说。

  10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自当日零时起,我国汽油价格每吨提高230元,柴油价格每吨提高220元,与之相对应,汽油每升上涨0.17元,柴油每升上涨0.19元。发改委称,此次调整后,成品油价格对应的原油价格仍低于目前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水平。

  而这次油价上调让一直不透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进一步遭到了质疑。

  “国际油价并未突破85美元/桶,前面降幅曾达到4%,发改委并没有降油价,而刚刚才小幅上调,发改委就迫不及待地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显得有些莫名其妙,这也并不是按照成品油定价机制所称的与国际油价间接接轨。”一位民营油企人士说。

  该人士还告诉记者,也许发改委此次调价是因为最近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柴油紧张。

  近日,国内柴油市场呈现较为严重的供不应求,各地纷纷出现排队加油的境况。

  “实际上,那是两大石油公司对柴油实施的控量销售,从而使成品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近期也得以稳居高位。”上述民企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社会上柴油真实的资源量并不紧张,汽油资源供应更是充裕。

  而中石油一地方下属炼油企业人士也对记者称,随着国家上调油价,石油企业和前期囤货待涨的贸易商肯定马上要加大市场成品油的投放量,柴油供应紧张的趋势将很快得到缓解。

    定价机制受益者浮出

  而目前政府让民众感到莫名其妙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最大的受益者则是中石油和中石化。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主要加油站均已将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至最高限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主营单位推价目的达成。

  中石油和中石化上半年财报显示,两大石油公司在全球石油行业并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依然业绩全线飘红,利润继续暴涨。截至6月30日,中石油实现净利润653.3亿元,同比增长29.4%。中石化中期业绩公告也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354亿元,同比增长6.7%。

  “两大石油公司从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获益颇丰,在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下,不管是国际油价上涨还是下跌,两大石油公司都有利可图,而且往往是国际油价涨得越高,两大石油公司利润越高。”上述民营油企负责人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成品油价格上调,各地民营加油站和外资加油站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多数并未跟随两大油企涨价。在北京市场,个别民营加油站的93#汽油价格最低达6.20元/升,便宜0.72元/升。

  上述广州民营油企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广州一直有不少民营加油站在进行优惠促销,只有柴油紧缺基本没有多少优惠幅度,汽油优惠幅度达0.05元~0.4元/升。“与此同时,近段时间低价走私柴油及非标柴油增多,可见国内成品油市场在未调价前还是有利可图的。”该人士说。

    发改委面对“尴尬”争议

  发改委此次调价引起广泛争议的还在于我国目前正处于通货膨胀压力的背景下,成品油价格的上涨无疑较大程度上增大了这一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CPI增幅3.6%,超过年初设定的3%的警戒线,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巨大,而成品油作为最终的基础性生产资料之一,其价格上涨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涉及多个行业。

  对于质疑,发改委此次也称,拟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更透明的新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力争年内出台。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则建议,减少成品油调价的周期和每次调整的幅度,将定价机制由现行的22天和4%调整至14天和3%。

  “这样可以减少油价传导过程中的迟滞效应,使国内油价更加及时地反映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而且从可能产生的影响来看,调整后的结果对各方均是有利的:对于政府来说,可以减少投机和避免公众的不满,也有利于向市场定价过渡;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使国内油价跟国际油价更加贴近,得到更真实的价格信息;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使得价格机制更为真实,而调价频率的增加会让大家对于调价更加习惯,不再过于关注和期待。”林伯强认为。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