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国际油价剧烈波动,2008年创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新高,导致国内炼化企业巨额亏损,随后国际油价一度狂跌,半年每桶油价跌幅超过100美元,后又逐步回升。跌宕起伏的国际油价,给国内石油企业生产组织带来严峻挑战。紧接着,国际金融危机阴云密布,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经济冷暖息息相关的石油石化行业也难独善其身——油品库存居高难下,炼油企业降量运行,部分油田关井限产,就连本来活跃的油品进口市场也大幅萎缩,越来越多的巨型油轮成了漂浮在大洋上的储油库。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重重困难考验着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石油加快国内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天然气管道等主营业务发展,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2009年在油价下降38%的情况下,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2183万亿元,比上年下降4%;但仍然实现税费242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1亿元,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贡献,在消化成本上升因素的同时保持了一定的企业利润,在世界大公司中的实力和地位大幅提升。
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大力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进一步巩固了国内油气供应的主导地位。截至2009年,中国石油原油产量占全国60%左右,天然气产量占全国80%左右,原油加工量、成品油销售量均占全国40%左右。其中,天然气产量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已成为公司最具成长性的业务。中国石油不仅在油气勘探开发上下足工夫,而且通过新建或改扩建炼油厂、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对标管理等,使炼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中国石油营销网络快速拓展,运输网络不断完善,服务水平和营销质量持续提升。
为增强国内油气供应保障能力,中国石油加大油气管网建设,西气东输等27条长输管道相继建成投运,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石油储备库及LNG项目建设有序展开,覆盖全国的油气骨干管网和多元化供应保障体系正在形成。
国际金融危机等并未阻挡中国石油迈向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脚步。“十一五”期间,海外油气投资新项目开发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海外业务成为集团公司发展快、成果多、业绩突出的领域之一。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物探、钻井、管道及地面工程建设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第一,在世界也居领先地位。
通过国际市场扩大交流合作共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中国石油在全球29个国家运作81个项目,五大油气合作区实现规模发展,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加工、工程技术服务和进出口贸易等协调配套发展,较为规范的国际合作经营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队伍,跨国指数在“走出去”起步之初仅有2.7%,如今已提高到近20%。
回眸“十一五”,历经严峻挑战与考验,中国石油内外兼修,硕果累累。展望“十二五”,满怀奋进豪情与憧憬,中国石油肩负重任,击浪远航。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