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荒"背后有玄机

   2010-11-19 中国信息网中国信息网

92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多个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油气荒”。柴油方面,南方多个省市的民营加油站停供柴油,有的地区
  近日,中国多个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油气荒”。柴油方面,南方多个省市的民营加油站停供柴油,有的地区柴油批发价逼近万元。天然气方面,近期北京、沈阳、合肥、长沙、兰州、济南等多个城市都举行了天然气涨价听证会。在当前物价面临巨大上涨压力的情况下,柴油、天然气作为生活所必需的公共用品,相比大蒜、绿豆等引起的单项生活成本上涨,其价格上涨引起的叠加效应与全面效应更加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其实在此之前,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油气价格在今年已经有了数次上调。6月1日,国家发改委统一提高国内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0.23元/立方米,并规定在调后基准价格基础上再上浮10%。9月28日,北京非居民天然气售价平均上调0.33元/立方米。在这样的背景下,油气短缺、价格上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成为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
  供需严重失衡是主因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下,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和高效能源,其消费量获得了爆发式增长。中国目前除西藏外,天然气消费市场已在全国30个省(区、市)快速扩张,市场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锐。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天然气供气量是245亿立方米,到2009年底增至877亿立方米,不到10年内增长2.6倍;但需求的增长更加迅速。专家预计,今年中国的天然气供需缺口约300亿立方米,2015年将进一步扩大到约400亿立方米。
  中国自2006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进口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进口量达78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超过8%;2010年,天然气缺口将达300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升至12.8%;2015年进口天然气将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0%;到2020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0%左右。随着天然气进口量不断增长,增大了中国天然气供应的市场风险,不利于进口天然气价格国际谈判,从而制约着供给量的增加。
  据能源信息机构息旺能源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国内月均供气缺口将达到2.57亿立方米,即日均857万立方米,这相当于2009年全国大范围爆发“气荒”时,整个北方地区的缺口量。因此,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看来,造成此轮天然气涨价的主要原因便是供需失衡。
  企业垄断难辞其咎
  在一些专家看来,气荒与企业的垄断也有一定关系。据有关行业人士透露,根据中石化的原定计划,“川气东送”今年9月份就要实现局部通气,年底全线贯通。但前段时间“川气东送”项目却出现停滞现象,其重要原因是石化巨头觊觎市场供应紧张的有利时机坐地起价,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这使得与下游用户在购销协议上谈判进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气荒”。到目前为止,中石化仍然未与下游燃气公司签订购销协议。中石化内部人士也坦言,购销协议的签订不是什么问题,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价格问题。如果价格不理顺,相关单位发展天然气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
  事实上,近段时间以来,国内油气巨头认为目前价格不合理,要求进行油气价格体制改革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在他们看来,土地、资源、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加大了公司的成本压力,缩小了公司的利润空间,甚至会引起亏损,这是其要求涨价的重要依据。但是,中石化、中石油作为中国油气供应的两大垄断巨头,事实却是其每年的业绩都会大幅度上涨。在今年更是首次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前10名,效益可谓相当可观。因此,在一些专家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气荒问题必须引入公平的竞争机制,加大天然气开发利用, 打破垄断经营的局面。
  调配能力存在缺陷
   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之外,此次出现的“油气荒”,还直接暴露出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在调配能力、备荒机制的短缺。能源资源的消耗使用,是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常规现象,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一定时期的主要能源资源使用,有历年数据可查,据此可以也应该有相应预测机制和应急方案。即便有新情况发生,也应当有及时有效的监控、调配和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问题和化解矛盾。如今“油气荒”在不少地方接连上演,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明显影响,无论如何都应该引起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反思。
    客观而言,中国的油气荒加剧早已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近几年来就时有出现。同一个问题一而再地出现,显然暴露出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在油气利用上无序发展的现状。比如,近年来各地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企业纷纷上马,不仅造成中国化肥产能的明显过剩,而且使得工业用气规模不断扩大。一项对全国化肥产能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的化肥总产能过剩已达1500万吨,可是,许多企业仍有扩产计划,这势必会进一步加剧天然气的紧张。而在近期柴油荒的背后,也与一些地方在节能减排的压力之下拉闸限电,从而使得一些企业用柴油发电,导致柴油供应出现紧张。
    因此,在这种预警机制短缺与不合理使用并存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单纯涨价显然并不能快速有效地缓解“油气荒”问题,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从供给方面来看,应尽快突破并掌握新的开采技术,尽可能加快新增探明储量的开采能力。从调配流通上来看,则要增强各地对能源的统筹调配能力,建立合理的储备预警备荒机制。从需求上来看,要增强节能减排意识,甚至可考虑用电力替代部分生活用天然气,以解决用气高峰期的调峰问题。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