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给通胀加“油” 防范借机炒作

   2011-03-08 国际金融报国际金融报

151

核心提示:  在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影响下,国际油价暴涨,已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如果油价持续保持高位,按照目前国

  在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影响下,国际油价暴涨,已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如果油价持续保持高位,按照目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未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可能持续上涨。油价飙升是否会引发中国新一轮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又该如何化解这一困境?

  输入型通胀加剧

  中国经济尴尬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能源消费国,原油50%以上靠进口。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2180万吨,金额为141.8亿美元。据此测算,此轮油价上涨无疑会提高中国能源成本,中国进口原油每天要多花约5000万美元。

  “石油价格过快上涨,确实会导致国内产生输入型通胀压力。而成本推动型的通胀是最难控制也是最难对付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由于能源消费在CPI中所占的权重较小,能源消费上涨对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比较小,但间接影响是比较严重的,能源价格上涨会带动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更有网友给出简单的“从油价看中国经济通胀”的逻辑链:汽油、柴油涨价—运输成本上涨—超市商品涨价—电、水、煤跟涨—生产成本上涨—中石油、中石化利润下跌—汽油、柴油又涨价……

  事实上,对于成本压力,制造业感受得最真切。浙江某皮革制造公司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人工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对中国这些外贸企业影响很大。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中国是以投资为主导的国家,油价上涨直接和最大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和经济成本增加,导致物价水平上升。这也使得国家的货币政策显得很尴尬,输入型通货膨胀是货币政策管不到的范畴。

  “其次,中国正处于要素市场改革、欲将油价与市场接轨的途中,油价的不断上涨给这一改革带来挑战。油价上涨,对上游资源性企业可能是利好,但对整体国民经济来说就不利了。”孙立坚指出。

  数据显示,石油输出国组织目前的日剩余产能为500万桶,与2008年国际油价上轮飙升时相比已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全球能源库存量达到16万亿桶,足够各经济体在无原油供给的极端状况下使用两年。孙立坚分析称,国际油价这一轮的上涨,国际资本过分炒作油价也是原因之一。“利比亚的原油绝大多数输往欧洲,整体市场应该不会缺油。不过,北非局势不稳成为资本炒作的好‘故事’。”

  升值对冲不可取

  防范借机炒作

  值得一提的是,输入型通胀已通过现行指标反映到了国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2月的购进价格指数达到70.1%,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反弹。其中,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产用制成品购进价格指数较高,均达到70%以上。

  林伯强指出,如果中东核心产油国政局受利比亚影响,油价飞涨势头将会更猛,国际油价可能突破150美元。此轮油价的上涨只能静待中东北非问题解决,要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孙立坚则指出,应对输入型通胀,首先要减少对外资源的依赖,启动战略储备抗衡,以能源、物资等储备代替单一的外汇储备,构建多元的国家储备体系。与此同时,打开生产资源进口的途径,寻找可以替代的资源来源,准确判断资源价格走势,建立较为长期的合同。

  “事实上,可怕的不是通胀本身,而是通胀预期。货币政策紧缩、负利率加大,通胀预期的日益强烈,将打击投资者信心。而为追赶通胀,投资者投资金融资产的欲望将不断加大。”孙立坚指出,大量炒家绑架油价,但随着中东北非局势的稳定以及因全球流动性泛滥、美欧宽松货币政策的退潮,油价将暂停飙升,现货市场可能迎来大跌。“对于金融资本大量囤积原油,主导现货市场的情况,国家应该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去打击炒作者。”

  而对于业内热议的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方式来缓解通胀压力,多数专家表示不可取。有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升值并不是降低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因为中国目前的出口对汇率变化缺乏弹性。另一方面,虽然人民币升值可以导致一般贸易进口增速加快,但加工贸易进口增速将下降,两者相抵后,总进口没有明显变化。对此,孙立坚认为,以人民币升值对冲通胀有风险,不能轻易使用。以越南盾为例,越南此前欲以货币升值缓解通胀压力,然而,“结果是油价升得比货币更快”。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