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柴油报价到顶 两巨头自营加油站优惠叫停

   2011-03-01 京华时报京华时报

45

核心提示:  昨天,国内两大炼油巨头中石化、中石油在各地汽柴油批发市场上的报价都已基本“到顶”——即国家规定的

  昨天,国内两大炼油巨头中石化、中石油在各地汽柴油批发市场上的报价都已基本“到顶”——即国家规定的最高价,受此带动,地方炼油厂的报价也向国家规定的最高价逼近。

  类似状况出现在2010年的全国柴油荒时,当时国家发改委公开惩罚了数家公司。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汽柴油等成品油的最高批发价与最高零售价之间应保证有300-400元/吨利润。

  长期关注成品油市场的中国加油站网黄顺敬表示,近日来,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上,汽柴油批发价格连日上涨、补涨,截至昨天柴油市场已全面呈现批发价与零售价一个价格(简称批零一价)的状况,汽油市场批发价与最高零售价之间保持300元/吨差价,即达国家规定的最高批发价。

  除北京市场例外,全国大多数市场都在上周五汽柴油批发价分别“到顶”。即便北京周边,天津市场上,昨天,中石化、中石油0号柴油批发报价8085元/吨,而8085元/吨即国家规定当地最高零售价。

  ■探因

  国际油价大涨

  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根本原因在国际油价的上涨,而非需求推动,所以人们暂时不必担忧柴油荒。昨天,记者从全国汽柴油批发市场上了解到,汽柴油交易并不活跃,成交清淡。

  不愿透露姓名的贸易商告诉记者,在2月20日涨价前已囤积了一些汽油,所以不着急买油。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各方均没有对国家会近期上调成品油价的预期。

  这一轮国内成品油批发价的上涨,主要因国际油价的上涨。众所周知,近日,随着利比亚局势紧张,无论是美国纽约市场,还是英国伦敦市场的国际原油期货报价双双冲上100美元/桶。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告诉记者,距离上次调价时,这两地的国际油价涨幅已超过10%。

  不过,3月开始我国传统的柴油用油高峰将至,农业春耕、工程开工都将促进柴油消耗量;需求的增加,加上国际油价导致的炼厂成本的上涨,柴油供应问题值得关注。

  巨头加盟站

  优惠继续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中石油旗下众加盟站、合资站等价格优惠继续,甚至启动了新促销活动。其中,记者采访获悉,中油首汽尽管在昨天以及上周末陆续撤销了多个地方的促销宣传,但旗下近19家加油站在上周启动的新促销依然进行。

  据悉,中油首汽是中石油旗下合资企业之一,由北京首汽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中石油参股,销售策略由加油站自己确定。据了解,这些加油站根据不同的位置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包括直接降价、限时优惠等,以应对周边其他民营加油站等竞争对手的价格战。总体而言,93号汽油每升优惠0.1元-0.45元左右。

  此外,中石油旗下另一公司中油北汽位于宣武门、石榴庄等7座加油站,对93号汽油也优惠0.15元/升,办卡再优惠0.13元。此外,位于刘家窑等地的中石油加盟站,93号汽油也直降0.4元/升。

  加油站

  两巨头自营站优惠不再

  昨天,人们发现中石油部分加油站的优惠完全取消,中石油北京分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中石油北京140座自营加油站悉数结束优惠,全面执行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中石化北京石油相关负责人称,在京加油站没有一家优惠,他们更愿从增值服务上吸引顾客。

  据悉,在北京加油站市场,中石油是仅次于中石化的第二大加油站体系,但因为200多座的数量远比中石化少,所以价格策略相对灵活,在中石化加油站价格铁板一块时,往往降价促销。

  记者了解到,在2月20日政府调价时,这140座自营加油站保持了之前0.15元/升以上的优惠,并没有一次性将价格调整到位,因为担心消费者接受不了,因此逐渐减少优惠的加油站,直到昨天优惠取消。

  外资和民营站

  降价幅度基本维持

  至于北京市场上最活跃的民营加油站和外资加油站,记者昨天多方采访发现,既有减少优惠幅度的加油站,也有加油站加大促销幅度,总体而言,基本保持一贯的促销幅度。

  这一庞大的加油站数量,达到北京市场加油站总数的1/3左右,基本保持在270多座的规模。其中,一度在政府涨价后没有跟随调价的丰盾加油站,昨天记者采访时发现,价格已经上调,但仍只有6.85元/升,比市场上的7.45元/升便宜;不过,近100家民营加油站价格维持在7元/升以下,更有大批加油站将价格维持在7元/升上下,因为这是业界俗称的7元/升心理价格线。

  此外,外资加油站方面,壳牌在京18家加油站维持原定的优惠幅度,相关人士表示,根据周边加油站的促销变动,决定维持自己原定的优惠幅度不变。

  之所以能在国际油价一路攀升的时候,尤其是市场批发价一路攀升时保持原定优惠幅度,因为公司油品采购部门有一批人员进行市场分析与预测,并在国际油价上涨时预期到了国内市场成品油批发价的上涨,从而提前采购了一批汽柴油,根据他们的策略,较长时会采购长达1.5个月的销售量,而较短时只采购3-5天的销售量。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