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政策将决定中国甲醇产业未来发展

   2011-05-13 石化石化

91

  甲醇过剩不过剩、甲醇产业有没有未来,并不取决于市场,而是取决于国家能源政策。
  甲醇能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是因为中国能源遭遇了短缺危机。这个与国家能源安全联系在一起的化工产品,也因此被赋予了一种特殊身份,变成了一种“准战略物资”。于是有了与这个符号相关联的中国“十一五”期间4500万吨/年甲醇的战略规划,以及接踵而至的对产能过剩的担忧。
  甲醇如果作为替代燃料大面积推广使用,甲醇的产能过剩将成过去时。
  仅以替代民用燃料这一块的需求来计算,中国每年取代进口液化气一项对二甲醚的需求就达到500万-1000万吨,其形成的对甲醇的需求量达700万-1400万吨。而这个数字每年都在以7%的速度增长。如果以汽车替代燃料形成的需求来计算。以15%的掺烧比例,全国每年就会形成700万吨的甲醇需求,这个需求同样会随着中国汽车数量的增加而攀升。
  让甲醇企业看到希望的是,发展替代能源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也意味着,这个过程将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紧密相连。这种联系也给了甲醇生产企业一个空前绝后的战略空间——如果没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企业要想在这个空间生存发展将变得非常艰难。毕竟,中国目前既有的能源供给体系已经形成,对高度垄断的市场格局的一点点改变,将付出惊人的成本,远非一个企业所能承载。
  从国家替代能源的战略高度来看,二甲醚对缓解中国进口石油液化气的需求压力将起到巨大的调节作用。如果在城市周边生产二甲醚直接供给城市管网,其社会效应将非常可观。但是,这些社会效益的产生必然会对既有的利益分配格局构成影响,单靠市场的力量显然难以推动。
  如果没有政府舆论的宣传教育作用,老百姓要从思想上真正接受甲醇汽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