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I与布伦特:价差逆转谁争锋

   2011-03-23 中国石油报孟萦

28

核心提示:一直以来,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和北海布伦特原油是全球最为重要的油价基准,两者相伴同行,基本

  一直以来,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和北海布伦特原油是全球最为重要的油价基准,两者相伴同行,基本上同高同低。布伦特原油品质不如WTI,一般情况下价位稍低。但去年年底以来,价差逆转。2月初,布伦特油价高于WTI,价差突增至十几美元。WTI与布伦特价差逆势而动,谁才是反映市场动向的标尺?

  2月初以来,WTI与布伦特期货的价差扩大到每桶十几美元,甚至于2月21日触及每桶19.54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市场对此作出了快速反应。3月14日,美国洲际交易所(ICE)旗下部门——欧洲期货交易所(ICE Futures Europe)开始交易美国原油产品与布伦特原油期货之间的价差套利合约。

  差价增大引发市场变化

  3月14日,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洲际交易所(ICE)发表电子邮件声明称,这种新的合约是对“美国市场参与者的请求所作出的回应”。

  市场请求或许来自两个方面:金融市场参与者们需要一个基于全球布伦特原油基准的可交易的裂解价差关系,炼油商也需要更便宜的裂解价差。

  对此,普氏高级石油分析师琳达·拉菲尔德(Linda Rafield)这样评论:“由于WTI的成交价低于许多国际和美国国内其他原油品种,传统的纽约商交所(NYMEX)裂解价差期货变得非常昂贵。但是,美国东岸有的炼油商使用的轻质低硫原油品种,是根据基准布伦特而定价,例如尼日利亚邦尼轻质原油。因此,他们希望得到价格低得多的裂解价差。”

  ICE推出的差价套利合约,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由于布伦特原油期货对WTI原油期货前所未有的溢价而引发的市场变化。

  早在去年1月,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已经决定停止使用WTI指数。人们都在担心,在全球经济开始回暖之际,WTI指数已经不能精确地反映出全球的需求状况。此次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于WTI合同价格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供需关系问题的关注。

  市场敏感性决定标尺地位

  “许多市场参与者都认为,WTI反映的只是美国原油市场的供需情况,或者更确切点说,反映的是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主要交割库——位于俄克拉荷马州的库欣(Cushing)原油的库存情况。”普氏能源资讯亚洲商务拓展高级总监华大威先生指出。

  华大威解释道,理论上来说,WTI原油比布伦特原油“轻”,硫含量也更低,因此其价格相对布伦特原油应该有一个溢价。但事实上,由于库欣的原油库存一直处于高位,大大抑制了WTI价格的上涨。而库欣原油高库存情况得不到缓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对原油出口的严格控制。库欣原油主要供应给美国国内的炼厂使用,除此之外没有其他销售渠道。

  与WTI不同的是,作为欧洲原油重要价格基准的布伦特原油期货,流动性不受限制,可以出口到海外市场,再加上海上运输的自然属性,使其价格更加容易受到政治因素和原油出口中断的影响。因此,布伦特市场的交易量更大、交投更加活跃,对中东北非局势的敏感度也高于WTI。这都反映出布伦特作为首选的国际原油标尺的地位。2008年以来,WTI已多次背离布伦特,这种情形越来越频繁且持续期较长,使得交易者、分析师和套期保值者越来越质疑WTI作为原油价格标尺的地位。

  “布伦特原油目前才是真正的全球基准原油。”ICE欧洲期货公司总裁大卫·潘内克特2010年接受采访时表示。“布伦特原油期货是全球原油定价中最广泛使用的合约。”ICE在3月14日的电子邮件声明中也指出。

  预计价差将会持续存在

  不仅“称雄”期货市场,布伦特作为原油现货交易参照标尺的主导地位也在进一步巩固。

  普氏能源资讯指出,目前约70%的原油现货交易定价参照的是布伦特标尺。一部分亚洲原油出产国最近都从其地区性标尺转到了布伦特。目前,世界上有2/3地区石油市场原油价格与布伦特原油关联,包括中国成品油价格参考机制。

  不过,也有研究认为,WTI合约的扭曲程度低于布伦特合约。纽约期货交易所市场研究部主任鲍伯·列文曾表示,WTI的订货表现“透明”,能够反映“原油需求下降和库存急剧上升”。列文说:“WTI比布伦特原油更能反映全球原油的基本面。国际原油业不应该放弃WTI的交易。”

  现在,有能力处理WTI的炼油厂正在加紧炼制,因此,本月间WTI和布伦特价差已经缩小。然而,这些炼油厂的产能相对很小,许多分析师质疑这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WTI价格。

  更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将原油从库欣运到墨西哥湾岸区的新建管道的缺失,例如新Keystone XL管道的建设已经被延迟至2013年,有可能造成两种基准原油价差一直保持到2012年,甚至更远。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