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国内成品油价偏低 炼化利润降16.2%

   2011-06-02 国际金融报国际金融报

123

核心提示:2011年以来,国际油价在利比亚局势变动、全球经济继续回暖等因素作用下持续上涨,纽约原油期货一度接近120美

2011年以来,国际油价在利比亚局势变动、全球经济继续回暖等因素作用下持续上涨,纽约原油期货一度接近120美元/桶的重要心理关口,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更是一度超过了120美元/桶。这让原油消费大国中国在进口原油方面付出了更多成本。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11年一季度,中国进口原油6341万吨,同比增长11.9%,但进口均价上升为96美元/桶左右,同比涨幅高达24%。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曾公开指出,一旦国际油价突破90美元/桶,相关企业在炼化业务上就面临亏损。对此,国家发改委也称,“一季度,炼化行业总体实现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16.2%;亏损企业数量增加11%,亏损企业亏损额约60亿元,为去年同期的4.4倍;同时,整个3月全行业利润总额只有6亿元。”

除了国际油价大涨外,国家发改委还将原因归结为“国内成品油与原油比价偏低”,这与“石化双雄”2011年以来不断喊亏的声音遥相呼应。据了解,今年2月22日和4月7日,国家发改委曾两度上调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此前告诉记者,这两次涨价都还不是满打满算的调整,仅属“小幅上调”。国家发改委则称,“4月7日国家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企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但相当一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但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内石油生产商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在开采油田时仅需缴纳很低的资源费用,而且中国很多对外援助换来的低价原油也在他们手中生产。但最后却都是按当前的国际油价标准来算。所以,喊亏的声音或许都是不可信的。实际上,尽管相关企业和相关部门都是按目前的国际油价来计算亏损或盈利,但无论是美国的轻质原油还是英国的北海布伦特原油,都是油品非常高的一种原油,但中国并不会全部进口这些高品质原油。

市场供应仍紧

国家发改委在报告中强调了成品油的需求紧张。国家发改委称,受冬春连旱和春耕叠加影响,柴油需求旺盛,并带动国内成品油消费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成品油消费6187万吨,同比增长13.6%,其中柴油消费同比增长15.1%;成品油消费增幅高于产量增幅3.6%。成品油库存持续下降,3月末降为1390万吨,环比下降8.8%。国家发改委称,4月以来,华北、华东及华南多省电力供应紧张,社会发电用油需求增加,进一步刺激了柴油消费,部分地区油品供应趋紧。

对于5月的情况,国家发改委称,进入5月以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回落,炼油企业经营成本有所降低,有利于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但二季度是国内成品油传统消费旺季,再加上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预计国内油品供应形势仍不容乐观”。

6月1日,大宗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发给本报记者的内参资讯同样表示,柴油供应紧张的局面暂时难以缓解。金银岛称,“中国进入夏收用油高峰,华北、华东、华南等地"电荒"引发的社会发电需求增加,长江中下游的严重旱情等多重需求叠加效应,国内柴油需求持续旺盛。与需求不断放大形成对比,国内主营旗下炼厂6月至7月检修增多。所以,国内柴油供应的紧张形势料将加剧。”

金银岛分析师还对记者强调,目前柴油供应紧张的局面不等同于“油荒”,“发生像去年10月一样的全国范围的"油荒"暂时还不太可能”。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