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称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在年内推出,在进行价格改革时,将整体考虑控制通胀。根据发改委向油企下发的意见征求稿,成品油调价间隔将缩短,并有可能将定价权下放给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
客观地说,既然市场竞争最终比拼的是质量、服务与价格,对于企业而言,在瞬息万变、波诡云谲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给自己的产品定价,不仅是企业最基本的权利,更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从这个角度来看,假如身为企业,却连个定价权都没有,要想调整价格,不仅不能当机立断,反而还要先经过层层审批,丧失了基本定价权的企业因此而错失商机,恐将在所难免。
在这一点上,三大油企尽管个个都在全球500强中榜上有名,堪称世界级牛企,但居然连定价权都没有,这企业当得还真是徒有虚名,甚至相当窝囊。
另一方面,三大油企调价需要经过发改委的审批,对于发改委来说,固然是大权在握。但正所谓“白天不懂夜的黑”,大家只看到发改委的权力大,却从未体谅过发改委权力背后的痛楚。事实上,成品油定价权对发改委而言,其实也是不折不扣的烫手山芋。
现实中,每次成品油价格的调整,无论是油价上调也好,下调也罢,发改委不仅不落好,甚至几乎从不例外地成为众矢之的。既然如此,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三大油企,不仅是企业定价权的归位,发改委更可以借机抛掉“烫手山芋”,倒也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好事。而对于公众来说,既然长期不满于发改委对于成品油定价的管理,如今发改委主动交权不干了,要说也是在顺应民意。
诚然,市场经济,定价权当然应该由企业自己说了算,别人并无从置喙,既然发改委掺和成品油价格,常常落得个出力不讨好的下场,成品油价格定价权的易手,自然也就不无必要。不过,对于发改委“撂油价挑子”的打算,一向对发改委颇有微辞的网民,似乎并未欢呼雀跃,反倒更加忧心忡忡了。莫非真是将要失去的时候才知它的珍贵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事实上,与其说公众反对的是发改委放权,毋宁说是反对权力下放的对象。不难设想,当寡头垄断的三大油企,连原本就形同虚设的发改委审批流程都可以被省去时,油价的上涨必然更加肆无忌惮,如此油价定价权的归位,不仅选错了对象,更是搞错了方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改委出让成品油定价权其实并无不可,但是,成品油的定价权却决不能下放给三大油企,而更应构建由多方参与,参照国际油价的第三方油价形成机制,与此同时,更多的开放成品油市场,引入国际国内竞争者,当成品油市场真正破除了绝对垄断,有了相对充分的市场竞争,到了那个时候,成品油定价权交还给油企,才是个适当的时机。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