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进口关税1日起下调 7月国内油价下调预期渐起

   2011-07-04 上海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125

核心提示: 财政部日前下发通知称,自2011年7月1日起,我国大幅下调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进口关税,其中
   财政部日前下发通知称,自2011年7月1日起,我国大幅下调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进口关税,其中柴油、航空煤油以零关税进口。

   专家表示,进口关税下调一方面有利于刺激企业进口积极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控“油荒”;另一方面进口资源的增加以及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变化率不断下行,国内成品油市场或更加疲软,甚至7月可能迎来年内首个成品油价格下调窗口。

  关税下调为企业进口减负

  此次下调进口关税的力度非常大,其中,汽油进口关税从原先的5%下降至1%;柴油进口关税从原先的6%降为零;航空煤油关税也从9%降为零。作为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国内成品油贸易企业享受这个大大的“惊喜”。

  能源研究机构东方油气网油品部主管冯臻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进口贸易长期处于价格倒挂的状态,4月份柴油进口理论亏损曾一度达到千元/吨,而此次进口关税调整之后,企业进口成本得以减轻,汽柴油进口价格倒挂的局面可能得以扭转。

  据东方油气网测算,如果按新的进口税率政策计算,参照6月29日的国际汽柴油价格,汽柴油进口理论盈利空间均在每吨200元左右。

  中金公司研究员关滨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成品油进口关税下调,有利于提高国内市场资源供应,避免“油荒”的产生,同时也有利于降低企业进口成本,鼓励进口企业更好地执行进口任务。

  上海浦东一家国营成品油贸易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由于7月是国内炼油厂传统的检修高峰,鼓励进口可能是为了提前预警并应对可能出现的“油荒”,这对进口企业而言是意料之外的喜讯,企业进口成本将有明显减轻。考虑到进口时间周期限制以及损耗等因素,再加上目前国内市场需求不旺,下半年进口实际操作的难度还很大。

  国内需求低迷 地炼率先降价促销

  虽然进口关税下调理论上对进口企业来说是个较大的政策利好,而对于需求持续不振的国内市场而言,在进口关税下调政策消息宣布之后,汽柴油批发行情表现更加低迷,尤其地方炼厂开始率先降价以刺激销售。

  “成品油进口关税下调对国内市场行情起到了明显的打击作用。”息旺能源成品油分析师廖凯舜表示,进入6月以来,受国内天气因素影响,国内汽柴油价格始终处于低迷状态。

  息旺能源的数据显示,6月29日全国93号汽油均价比6月1日价格下跌了130元/吨;0号柴油均价比6月1日价格下跌了58元/吨。尤其是在进口关税下调消息出台后的三个交易日内,全国93号汽油均价下跌了57元/吨,0号柴油均价下跌了38元/吨。

  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28日河北、山东不少民营炼厂率先大幅下调其汽柴油出厂价,汽油出厂价下调幅度在20元/吨-430元/吨之间,柴油出厂价下调幅度在40元/吨-100元/吨之间。

  冯臻表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是我国成品油进口的主力,进口关税的下调以及进口盈利空间的开启可能使两大集团进口积极性上升,进而降低对民营地方炼厂生产油品的采购。因此,民营地方炼厂不得不降价促销。

  油价下调预期渐起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认为,进口关税下调有利于理顺价格机制。由于我国原油有国内供给与国际供给两种来源,现在石油定价机制由原来的国内成本定价,改为国际成本定价,这就出现了进口原油价格越高,石油企业利润越丰厚的问题,因此,进口原油价格高低影响到原油的定价,以及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开发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进口原油价格包括国际市场原油交易价格和进口关税两部分,进口税费也成为构成价格的因素,因此,通过控制原油价格,减低税费,就可降低进口成本,降低进口价格,平抑了国内价格。

  据息旺能源监测,截至6月29日,三地原油变化率为-0.78%,仍处于下行趋势。廖凯舜表示,如果近期布伦特原油价格持续运行在每桶104-106美元范围内,三地原油变化率可能在7月11日跌破4%,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下调窗口将随之打开。但如果布伦特原油价格维持在每桶108美元上方运行的话,成品油价格下调预期可能消失。

  山东恒源石化有限公司市场销售人员认为,由于近日三地原油变化率持续走跌,市场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的预期渐起。当前国内成品油批发商对后市看空氛围浓厚,山东地方炼厂汽柴油普遍出货疲软,价格呈下滑趋势。

  廖凯舜表示,虽然进口燃料油税率下调有利于减轻民营炼厂原料成本负担,但下游产品出厂价可能跌幅更大,预计7月份炼油业务仍难扭亏。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