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品油市场化路有多远

   2011-08-09 中国石油报张宏 王会良

57

核心提示:成品油价格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逐步实施成品油市场化改革。

  成品油价格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逐步实施成品油市场化改革。除印度外,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的改革总体上比较成功,未对经济体内经济产生剧烈影响,基本实现了成品油的内外市场接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表明,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区域内炼油能力大于需求、市场避险体系趋于完善、油品税收体系逐渐成熟、市场定价体系基本完整。目前,我国成品油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并将向供过于求转变,成品油税收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成品油市场化的两个基本条件已基本满足。一是成品油市场供需基本平衡,未来将向供过于求转变。预计到2015年,我国汽、柴油需求量分别达到1亿吨和2亿吨,而产量有望达到1.1亿吨和2.3亿吨,总产量预计超过需求量4000万吨。二是成品油税收体系逐步完善。2008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公路养路费等转向消费税。结合这些国家和地区成品油改革的经验,未来我国成品油市场化改革需要在多方面进行推动。

  择机快速启动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

  随着后石油时代的到来,石油资源将愈加短缺,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处于上涨态势。2010年国内汽车千人保有量为54辆,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远远低于美国800辆和日本600辆的水平。从我国情况看,目前仅有5%的人口拥有汽车,居民生活与油价的关联度尚不十分密切。每次成品油提价发改委均受到社会很大压力,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汽车将更多地走入百姓生活,成品油将逐步成为居民生活必需品。届时,油价受众面更广,价格改革将面临更大阻力。因此,建议抓住现在低油价、低居民关联度的有利时机,快速推进油价市场化改革。

  积极打造成品油现货交易中心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有赖于成品油现货市场的完善和发达。近年来,我国成品油物流基础设施,例如成品油库、港口、船只、管道、车辆等发展迅猛。目前,中国成品油总库容已接近6000万立方米,其中中国海油和社会经营单位超过1/3。

  此外,金银岛等一系列大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出现,并且在成品油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此外,据称山东地方炼厂成品油已经运至广东和新疆等地区,一个隐形的国内成品油现货市场已经客观存在。因此,建议选择具有地理优势的国内几个地区,例如青岛、厦门、大连等,试点推进成品油现货交易中心建设,做到集中信息、发现价格和降低物流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金融和物流业发展,形成行业与地区间互相促进的格局。

  着力推动自建或共建成品油期货市场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但整体石油金融化程度不高,尚不具备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际石油期货交易市场,不能通过制定大宗石油交易的规则,将本国石油市场的成本结构、供求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以价格信号形式反馈到国际市场,只能被动接受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在进行成品油市场化机制改革过程中,有必要重新制定石油金融战略体系,自建或者与其他成品油进口大国,如新加坡、印度、日本等,共建发达完善的石油期货市场,谋求国际石油定价的话语权,发挥重要的石油输入国在国际石油价格体系中的影响力。

  稳步推进成品油进出口市场放开

  在世界经济体系日益融合的情况下,石油安全本质上已经从“生产—供应型”的供给安全模式转变成“贸易—金融型”的价格安全模式,只有更有效率的市场化,更深度的全球化,才能获得成品油市场更持续的大发展、更深层次的大安全。在目前国内成品油已相对过剩的情况下,成品油大批量进口已难以对国内炼化企业产生致命冲击,成品油进口市场的放开已经初具条件。同时,推动成品油进口市场的放开也能改变目前国内主要石油交易所市场冷清的局面,进一步增强成品油市场流动性,活跃市场交易和有效发挥价格发现功能。

  推动建立与对外依存度相匹配的石油金融体系

  目前,国际石油市场除商品交易外,也包括期货、远期、掉期、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参与者除石油企业外,也吸引了基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参与,并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上看,国际石油市场呈现明显的“金融属性”。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5%,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必然需要为企业提供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的平台,同时也需要政府有效监管石油衍生品交易,规避高风险。因而,建议尽快建立与对外依存度匹配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法制完备的石油金融市场,进一步增加石油产品品种,增加金融衍生品类别;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考虑逐步放宽对国内企业参与石油衍生品交易的限制,丰富石油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作者:张宏 王会良,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石油销售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