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成品油价完善机制择机推出

   2011-10-10 证券时报周宇

40

核心提示:发改委日前宣布,自10月9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降低300元。发改委同时还表示,将在现行体制机制框架内

  发改委日前宣布,自10月9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降低300元。发改委同时还表示,将在现行体制机制框架内,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目前改革思路正在研究论证过程中,待各方面意见基本达成共识后择机推出。

  这是16个月来国内油价首次下调,对此多数人认为姗姗来迟,但发改委并不这么看。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表示,尽管国际油价下降幅度早已超过4%,但只是在近日才达到“连续22个工作日变化4%”这一调价边界条件。

  按照现行定价机制,只有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家才会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一机制饱受诟病,因为没有人能够弄明白,国内油价调整到底参照的是国际上哪些原油品种,以及连续22个工作日到底该如何计算。

  或许是迫于民意,发改委承认了现行机制的诸多缺陷。曹长庆表示,现行价格机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调价周期过长、机制透明度不够等问题。为不断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秩序,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

  他表示,国家将在现行体制机制框架内,围绕缩短调价周期、加快调价频率、改进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以及调整挂靠油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目前改革思路正在研究论证过程中,待各方面意见基本达成共识后,择机推出。

  在油价调整是否存在“涨快跌慢”的问题上,发改委坚决否认。曹长庆表示,“涨多跌少”、“涨快跌慢”只是误解。事实上,每逢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下跌时,国家即按当时国际市场油价与上一次调价时水平所对应的降幅及时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因此,从调价操作时间看,确实不存在“涨快跌慢”问题。

  他还强调,在成品油调价操作中,每逢国内油价需上调时,因要考虑对下游行业影响以及通胀压力,国家不仅适当控制调价幅度,还经常推迟调价时间。事实上,自定价机制改革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应提高70%以上,但实际仅上调了50%左右。

  但这样的解释并不能打消公众的疑虑。譬如,今年4月7日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上调500元和400元,彼时纽约商品交易所油价约为108美元,北海布伦特则为121美元,截至目前两者降幅约在20%左右,但此次国内油价却仅下调300元,尚不足抵消上次的涨幅。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