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大连事故频发现石油安检体制之失

   2011-12-03 中国经营报黄杰

30

核心提示:剔除中国石油大学王震教授提出的“中国石化业很可能已经进入事故高发期”这一论述,纵览中石油大连5起事故

  剔除中国石油大学王震教授提出的“中国石化业很可能已经进入事故高发期”这一论述,纵览中石油大连5起事故,仍可管窥石油安检体制之失。

  在中国能源网的韩晓平看来,今天的中石油,安全事故不断,是因为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主政者丢弃了很多优良传统,例如,“铁人精神”,“说实话干实事”的务实精神。在“7·16”事故发生时,岗位上面连工作人员都没有,作业结束了连阀门都没有人员去关闭。这与当年的“铁人精神”相差甚远。

  而中石油过去近乎半军事化的管理体制,伴随着人情化管理、市场化经济等改革进程,也已悄然无踪。

  必须承认,中国石化工业目前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各种不适应症。中石油正在努力“去社会化”,无数三产公司、副业公司围绕中石油各级母体形成了非常隐蔽、完整、庞大的产业链。

  此类公司大量承揽了中石油众包项目,尽管这符合国际化趋势,但从隶属管理看,它们并不能够完全接受中石油领导,亦不完全按照中石油安全生产流程出牌,如此合作,也为管理带来很大挑战。

  “7·16”事故中的上海祥诚公司、天津辉盛达公司两家公司是否是中石油旗下子孙公司的关联公司,无从得知,但显而易见,作为专业外包公司,前者并没有对生产现场实时监管,否则,即便中石油人员脱岗,外包公司现场派驻人员也不至于毫无洞察。

  有业内人士称,该事故暴露出多个问题,其中,事故单位对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对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显然,以上都不符合石油公司的安全要求规程。

  当然,安检环节失效、逐级安检制度虚设等问题,也赫然存在。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