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打造濮阳老区产业扶贫新模式

   2011-12-08 河南日报河南日报

31

核心提示:11月30日,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扶贫办再次被评为“全国扶贫开发先

  11月30日,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扶贫办再次被评为“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

  同时,在河南省濮范台革命老区有这样的声音口耳相传。

  “中石油给俺们建了个中医院,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台前县刘粗腿村70多岁的王大娘说。

  “过去光靠种地,全家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如今到恒润石化就业,全家从贫困线一步跨入了小康线。”张塘坊村村民聂春海感叹道。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刘坚同志很有感触地说:“贫困地区的群众不仅把中石油人当做石油战线的同志,更把他们当做党和政府派来帮助他们的使者。中石油所做的好事、实事,都被看做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我认为,这是最高的褒奖和荣誉。”

  多年来,中石油积极探索,成功打造了变“输血”为“造血”的产业扶贫新模式,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关注民生,明确“输血” 重点

  范县、台前县紧邻黄河,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长期以来,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一直在贫困线下徘徊。2007年4月,国务院扶贫办将两县确定为中石油定点帮扶县。中石油积极响应,发出了铿锵有力的誓言:“我们一定肩负起央企的社会责任,履行好这项光荣使命。”

  台前县是河南省唯一没有中医院的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中石油立即决定援建中医院。2009年12月26日,台前县中医院正式落成。这一天,台前县气温降到零下20摄氏度,但参加落成典礼的台前人心里却涌动着一股股暖流。

  几年来,中石油始终坚持把老区人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帮助台前县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节约资金50多万元;免费为台前县设计了县城绿化美化方案、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新馆、恒润石化企业发展整体规划……据统计,2007年4月以来,中石油累计投入1300多万元,分别在台前县和范县实施了中医院、学校、培训中心和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等一系列民生项目,使革命老区广大干部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央企的温暖。

  产业扶贫,强化“造血”功能

  “帮扶—脱贫—返贫—帮扶”是一个多年来的扶贫怪圈。定点帮扶台前县和范县后,中石油下定决心,坚决打破这一怪圈,从创新帮扶模式入手,通过产业支撑、龙头带动、汇集要素、拉长链条,带动群众致富,拉动县域经济,扶贫模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在台前,龙头企业恒润石化在中石油的重点扶持下,一跃成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河南省“百高”企业。去年8月,中石油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企业争相购买的碳四综合新技术作为扶贫援助项目交由恒润石化承接实施。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利税8.8亿元、税收2.3亿元,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700个,间接拉动7000人就业。5年来,恒润石化累计为台前县财政上缴税收6300多万元,成为全县最大的“钱袋子”。如今围绕恒润石化,台前县初步形成了物流运输、产品包装、机械加工、餐饮住宿的产业链,直接和间接带动当地3000多名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在范县,中石油以石化企业丰力能源为龙头,扶持建设10万吨丙烯及连产芳烃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12亿元,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5亿元、利润4.5亿元以上,并可依托丙烯深加工,打造千亿元产值的化工产业集群。

  在重点扶持丰力能源、恒润石化的同时,中石油还不断拓宽产业扶贫平台,进一步联系了范县、台前县的多家企业,均收到良好效果,使更多贫困地区群众在央企扶贫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饮水思源。我们把企业作为传递党和政府温暖、传承央企社会责任和爱心的平台,努力给当地群众带来更多就业、致富的机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让产业扶贫发挥出最大的‘乘法效应’。”恒润石化董事长尚拥军说。

  中石油产业扶贫在河南省的成功实践,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来濮阳调研后,对中国石油集团产业扶贫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来濮阳调研的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曾这样指出,中石油作为国有骨干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定从事定点扶贫工作,体现了央企为国分忧、关注民生的政治理念。要加大力度推广中石油在定点扶贫工作方面的创新做法。

  2011年9底,濮范台开发式扶贫综合实验区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内容,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濮阳市携手中石油正在强力推进产业扶贫示范区建设,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产业扶贫的典型示范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仓储物流中心、濮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濮范台开发式扶贫综合实验区的重要支撑点,在实现中部崛起的伟大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