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天的紧张论证,8月下旬引汉济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西安通过了水利部专家团的审查。专家表示,这项被称为陕西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以汉江水解关中之渴,破解陕西水资源危机困局,能源化工基地从黄河的取水量将会大大增加。
据陕西省水利厅厅长王锋介绍,引汉济渭工程以汉江流域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为水源,输水管道通过穿越我国南北分水岭——秦岭,至关中地区渭河流域的支流黑河,供水区域涵盖东到华阴、西至宝鸡、北至三原等关中核心地区。
引汉济渭工程今年3月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7月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设计年调水总规模15亿立方米。目前该工程正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今明两年主体工程建设将全面铺开,2016年底力争实现秦岭特大输水隧洞贯通,2017年先期自流调水5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最终调水规模。
陕西是一个水资源紧缺且分布极为不均的省份,71%的水资源分布在汉江流域的陕南地区,而土地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省65%、77%和90%的关中和陕北地区,水资源量所占比重不到3成,年缺水量25亿立方米。尤其是陕北地区水资源更加缺乏,现供水能力12亿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需水量26亿立方米。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5年可用地表水、地下水将开发殆尽,一些重大能源化工项目因“口渴”难以落地,成为这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的重要掣肘。
陕西的“母亲河”渭河流经陕西关中地区,渭河流域汇集了大量工业企业。近年来,陕西又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关中地区加大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力度,“十二五”期间布局建设宝鸡、彬长旬、蒲城、渭南、华县等一批煤化工园区。这对水资源短缺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提出了挑战。
“渭河流域生态水的严重缺乏,引汉济渭引来的汉江水就是渭河的救命水,能从根本上恢复渭河生态。”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李佩成说。
引汉济渭增加了渭河水量,意味着黄河的来水量相应增大了,为陕北从黄河调水创造了条件。“虽然引汉济渭工程首先解决渭河流域和关中地区的缺水问题,但可为陕北地区置换出每年7亿~8亿立方米黄河干流的用水指标。”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助理张克强说,陕南富余水资源调入关中后,可将关中用水指标向陕北转移,使不同区域用水需求得到合理满足,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巡视员胡海峰,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树元等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引汉济渭工程在破解关中地区水资源危机、缓解化工企业“口渴”的同时,也是陕北地区用水的“中转站”,通过水权置换,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从黄河的取水量应该会大大增加,能源化工基地将间接从中受益。
目前,陕西煤化工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水资源供应不足的压力,甚至遭遇水资源危机,在夏季用水高峰时甚至不得不降低生产负荷。
不仅如此,陕西“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在陕北和关中地区规划建设神华陶氏榆林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中煤榆横煤制烯烃项目、华电煤制芳烃工业示范工程、神华西湾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兖矿榆林煤制油项目、大唐府谷甲醇制烯烃项目、延长石油靖边煤油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蒲城清洁能源甲醇制烯烃项目等一批大型或特大型煤化工项目,总投资规模达3000亿元
尽管这些项目具有高科技含量,采用了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每年仍需数千万甚至上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拥有一个足够、可靠水源的项目寥寥无几。随着这些在建、拟建煤化工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或推进实施,水资源的制约因素将愈发明显,扎堆争水的局面在所难免。如果不能切实解决水资源瓶颈,再好的项目都将成为“美丽的神话”。
“这对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是福音啊!”当听说要建引汉济渭工程,华电榆林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胡克鹏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在建的年产140万吨甲醇项目、100万吨二甲醚项目一期工程明年将竣工投产,水源已落实到位,来自无定河上游的王圪堵水库。但该水库向多个园区的大型化工项目供水,水资源有限,为此他建议长远考虑还应从黄河干流取水。
但是,有业内专家坦言,引汉济渭工程实现首期调水最快也要6年时间,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陕西能源化工水资源现状仍难以改善。同时,随着黄河来水量持续减少,2009年7月国家又正式实施《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实行最严格的黄河取水管理,向国家争取黄河水量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