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航油价格上涨影响,4月4日,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发出通知称,对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上调10元,而这次调整后燃油附加费的价格也平了历史最高纪录。在油价上调后,这样的调整已属意料之中。不过在意料之外的是,同样是4月4日,国际油价大跌,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跌幅均超过2%。
一涨一降,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几年,公众被国内的油价折腾得怨气颇深。且不说公众最为诟病的涨价时动如脱兔,降价时慢如蜗牛,单说每年中石油、中石化每天多达几亿元的利润,就足够刺激公众的神经。一边喊着亏损要补贴,一边跌入天价吊灯和购置豪车的丑闻漩涡,公众惟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如此张扬埋单,有些怨气委实在情理之中。
也许有人要说,这次国际油价大跌和国内提高燃油附加费,应该算是巧合。这或许的确是事实,只是,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巧合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国内油价上涨期间,国际油价大跌的情况并不少见。有关方面固然可以拿广受争议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做挡箭牌,但不可否认,有关方面容忍这种巧合的出现,而没有意识到上涨油价的时机,至少应该避开国际油价大跌的时间段。很显然,这种巧合凸显了公众感受的被忽视。
其实,油价的升降不仅仅关系到那么几家垄断企业的利润问题,还有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有人就计算过,每一次油价上涨都会给物价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些铁铮铮的现实面前,再现同一天国际油价下跌,国内却提高燃油附加费,只能更加刺激公众的不满情绪。公众的这种不满情绪,一方面当然与油价的快速上涨有关,而另一方面,甚至是更大的原因,或许就在于公众感受的被忽视甚至漠视。
不仅油价上涨简单粗暴,缺乏必要的具备足够说服力的解释,以及能够令公众具备必要博弈能力的机制,事实上水电气等诸多垄断行业均如此。虽然有的行业涨价搞听证会,但在各种丑闻包裹之下,所谓的听证会不折不扣地变成了“听涨会”,而这种无视公众感受的行为,对于公众信任的伤害,远比涨价本身要严重得多。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