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汗颜中海油每年向越采购巨量南海石油

   2012-07-06 华讯财经本站整理

69

核心提示:  正当中国与越南就南海主权问题激烈交锋时,一些中国企业却从越南购买石油。《中国经济周刊》日前的报道

  正当中国与越南就南海主权问题激烈交锋时,一些中国企业却从越南购买石油。《中国经济周刊》日前的报道称,越南与西方石油公司以及俄罗斯石油公司联合开发南海,盗采石油后再卖给中国。

  据越南海关统计,2011年,越南石油出口达824万吨,同比增长3.3%,出口额72.4亿美元,同比增长46.1%.中国是越南石油第三大出口市场,2011年,越南对中国出口石油125万吨,同比增长111%。

  令人费解的是,中国为应对美国与伊朗博弈的升级,被迫减小从伊朗进口石油。为弥补这一缺口,中国企业不仅把越南锁定为扩展油源进口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在购买越南石油时其出价往往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

  2012年1月3日发自新加坡的一则消息看到,2011年四季度中石油旗下的中国联合石油公司首次向越南石油公司购买了40万桶石油,溢价相比布兰特石油价格也高出7.5美元。按照越南石油公司的贸易分公司PV石油公司的一项招标,此次中国联合石油公司进口的这批越南石油,付出了几乎创纪录的高价。

  中国企业高价从越南进口石油,让他们喜出望外。一方面让越南尝到经济利益的甜头,另一方面等于中国变相承认越南在南海采油的合法化。因为越南出口的石油有一部分来自中国专属经济区的石油资源。中国从越南进口石油,无异于帮了越南一个大忙——让中国今后在与越南解决南海争端问题上愈加被动。

  现在的中国南海的岛屿,大多已被周边国家瓜分。在43个岛屿以及广阔的海域中,越南抢占最多。从1974年开始,越南在其抢占的岛屿以海域上,逐渐开发出白虎油田、大熊油田、白犀牛油田、青龙油田、东方油田等。2000年越南修订了《石油法》,将其占据的南沙海域划定180多个区块,以此在国际范围内招标。

  越南先与苏联签订了合作勘探开发越南南方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的协定,进行勘探开发;随后与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德国等石油公司签订近海勘探协议。其中,俄罗斯是越南国家石油公司最大的合作伙伴,而越南用出售来自南海的石油获得的美元,又向俄罗斯购买大批先进的战机、基洛级潜艇、反舰导弹等来对抗中国、防备中国。

  越南原本是一个贫油国,石油靠进口。然而,自2000年以来,越南在侵占的海域大肆盗采中国的石油资源,因而从一个贫油国摇身一变为石油出口国。南海石油已成为越南第一大经济支柱,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30%,不仅赚取了大笔外汇,也支撑着越南每年7%的GDP增长。

  客观地说,长期以来我们在南海问题上的“韬光养晦”政策诱发了越南等周边国家的贪欲,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遭到了所有侵占中国岛屿以及海域的国家的拒绝。这些国家在南海竖起了几百口油井,每年盗采6000多万吨石油,个个都发了横财,唯独南海的主人中国一口油井也没有竖,一滴油也没有采。

  这让中国国民感到困惑甚至愤怒。为何中国企业宁可在遥远并且经常爆发内乱的苏丹、南苏丹、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火中取栗,甚至出高价购买越南盗采的石油,也不愿在自家的海域里寻找石油呢?究竟是什么让中国石油企业在富庶的南海犹豫不前?

  事实上,2004年前中海油一直是中国海洋油气资源的专营者,但中海油称自己是一家讲求绩效的国际石油公司,要对股东负责,不能贸然对遥远的南海腹地展开深海油气勘探开发。2004年7月,国土资源部曾向中石油发放了南海海域勘探许可证,允许勘探和开采18个南海南部海域的区块。但中石油感到这些区块不是位于南海腹地的深海,就是位于与邻国有主权争议的地区,开采难度极大。

  显然,中海油和中石油在困难面前畏惧了。但是,面对越南激进的开发态势,中国不能再坐视良机。现在,中国企业应在两方面采取行动,一是立即停止购买越南盗采的石油;二是中石油、中海油应放下包袱,不惜一切代价,立即进入南海实施石油勘探和开采,给中国国民一个交代。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