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拟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缩为10天

   2012-08-21 北京石油交易所本站整理

57

核心提示:  3年前和3年后的国际油价同为102美元/桶,而3年间国内成品油价格却大涨1156元/吨,2009年开始试行的成品

  3年前和3年后的国际油价同为102美元/桶,而3年间国内成品油价格却大涨1156元/吨,2009年开始试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毋庸置疑以市场的名义实施了大幅涨价。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走跌,但国内成品油价格迟迟没有跟跌。据据北京石油交易所专家以布伦特原油价格为基准价格核算发现,今年2月17日与8月9日国际原油价格差0.02美元,但在这半年时间国内汽油已经上涨625元/吨,而柴油涨幅为238元/吨。相同的国际原油水平下,成品油价格却呈现大幅上涨,专家质疑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实在诡异。

  8月16日,国家发改委内部人士透露,政府正在加紧改革目前试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内部讨论中承认了目前定价机制的不成熟,将调价参考周期的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天的呼声比较高,但放权的可能性不大。

  “只涨不落”的诡异算法

  在试行了两年后,引入了国际原油价格水平约束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呈现的却是以市场的名义来实施涨价的事实。

  国家发改委是于2009年5月8日下发《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的,自此,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开始实施。发改委称该机制将完善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价格行为。

  据了解,该机制的核心内容是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而为了同时保障民众和炼油企业利益,机制还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该机制出台时称,国内成品油价格实现与国际原油间接接轨,涨跌与国际原油保持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此定价机制试行两年后,却暴露出这种接轨不但与市场无关,还沦为以市场的名义来实施涨价的工具。

  按照该机制规定,国内油价调整参考基准之三地(布伦特、辛塔和迪拜)连续22个工作日油价加权均价平均变化率4%.业内专家选取了三个时间点基本一致的布伦特油价,分别是2008年9月24日的102.45美元/桶,2011年2月17日的102.59美元/桶和2011年8月9日的102.57美元/桶,上述三个时点国内93#汽油价格均价分别为7750元/吨、8681元/吨、9306元/吨;柴油均价分别为7300元/吨、8069元/吨和8307元/吨。

  对比可以看出,现有定价机制以市场的名义诡异地实现了成品油价格只涨不跌。统计得出,2011年2月17日与2011年8月9日国际原油价格差0.02美元,但是其间汽油却上涨了625元/吨,而柴油涨幅为238元/吨。相同的国际原油水平下,成品油价格涨幅依然明显。

  发改委称将缩短调价时间

  目前与市场间接接轨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为何呈现了只涨不跌的走势?

  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师白冰说,这是因为之前国内一直实施比较低的成品油价格,后来一直处在不断补涨的过程中,而国内通货膨胀又将这种趋势放大了。

  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师于潇枫认为,这也因为国际油价总体波动的趋势同样呈现涨多跌少,三地变化率在负向很难维持长时间,所以按照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来核算,国内油价降价相对较难实现。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的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更加合理,一方面有利于及时跟随国际市场变动;另一方面,缩短调价周期,投机者将难于预测油价,也没有足够时间投机囤油。

  而国家发改委内部人士也透露,政府正在加紧改革目前试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内部讨论中承认了目前定价机制的不成熟,将调价参考周期的22个工作日缩短的呼声比较高,但放权的可能不大。

  此前,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连启华曾透露,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及阶梯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将在年内推出;在进行相关的价格改革的同时,政府将重视通胀水平,会整体考虑控制通货膨胀。

  两大油企也呼吁油改

  尽管公众在质疑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同时,同样在质疑该机制给中石油和中石化这两大石油集团带来了垄断利益,但令人意外的是,两油企也在呼吁改革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8月15日,中石化集团公司召开了第一次社会监督员会议。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在会上就汽油价格等敏感问题与监督员展开讨论。

  傅成玉很坦率,表示石化行业上游尤其是勘探开发收入利润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中游炼油营销这个阶段收入利润比较难,而中石化主要业务在中下游。另外,中石化的企业负担比较重,国际上最有名的几大石油公司人员规模都是在10万人左右,但是中石化要负担二三百万人,这个负担是很有中国国情的。

  而当社会监督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提出,为什么公众总是感觉国内油价“涨快跌慢”时,傅成玉表示,国家的成品油定价是由国家发改委确定的,为什么油价没有变化由发改委解释比较合适。但是从中石化企业的角度来说,其实是希望推进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改革的。

  与此同时,中石油内部人士也认为,推动成品油定价机制走向市场化是个大趋势,因为目前的定价机制除了遭受公众质疑外,还助长了囤积套利行为。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