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网讯:频频爆发的泄漏原油事件让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时刻面对着水源、土地污染之祸。11月12日,当国内第四大石油集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延长石油”)“陆上第一井”所在地——陕西省延长县七里村采油厂集油站再次发生原油泄漏,并祸及陕北母亲河延河之时,当地政府与事故主体延长石油之间却互相推诿,迟迟未向外界公布此次环保危机数据。
原油泄漏
连日来,记者在陕北多地调查显示,一年数十次的漏油环保危机,已经让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接续地带的陕北大地生态备受威胁。面对屡次漏油,当地政府监管部门却几乎“失声”。
当地观察人士就此指出,延长石油长期倚仗千亿资产挟陕西省政府以令区县地方政府,这一严重畸形垂直管理模式,才是让污染久治不绝、地方政府有苦难言的根本所在。
漏油频发
事实上,延长石油漏油事件几乎是常态,而近年来该集团的泄油事故相关数据及处理结果始终是个谜。
素有钻出“陆上第一井”之称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一采油厂,11月12日再次被曝发生大规模原油漏油事故。
据了解,本次事故发生于延长油田股份公司下属的七里村采油厂集油站附近,集油站大门外一段30米的油管爆裂,原油大量流入延河,延河瞬间变成了“油河”,危及黄河安全,初步估计这段“油河”有十几公里。记者到达现场时,河道中还分布着几处拦截网,六百多名穿橙色工服的工人在打捞原油,亦有罐车在拉运清理过的油污。
11月15日,本报记者在上述七里村采油厂集油站原油管道爆裂现场看到,一段位于该集油站大门口附近的原油管道正在修复。现场施工人员称,这段长约50米的原油管道正是12日爆裂之处。沿着管道修复施工现场前行不足10米,便看到延河河堤上一处管道爆裂所留下的伤痕——高约2米的河堤被石油管道爆裂冲击成一处明显的豁口。
当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11月12日上午,该段输油管道爆裂后,上百吨原油直接被排泄在延河河道内。几小时后,延河数十公里的水面上漂满了油污。
另据延长县公安局发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11月12日8时许,七里村采油厂杨家沟选油站注水罐出口管线破裂,油水混合物通过下水道流入延河中。当地官方初步认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选油站注水罐出口管线破裂,致油水混合物从地下溢出,经由选油站内下水道流入延河中,致使杨家沟以下延河水面漂有大量块状污油,危及延河生态。据悉,延河是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此次发生漏油的延长县位于延河汇入黄河的入河口位置。
七里村采油厂党委办公室负责人赵宏战就此向记者表示:“原油泄漏的具体情况他们还在了解,按照集团的要求,我不方便透露情况。”这位负责人还言称,若需要详细情况,可与油田股份或集团联系,集团将公布此次事件具体情况。但截至25日,延长石油并未公布此次漏油事故具体漏油量和处理结果。
据了解,延长石油漏油事件时有发生,而近年来该集团的泄油事故相关数据及处理结果始终是个谜。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延长石油位于榆林市靖边县的靖边采油厂发生大量原油泄漏事件,致使当地一个面积达800亩的水库受到严重污染,大量鱼蟹死亡,700多村民、大量牲畜饮水和下游灌溉无法使用,给当地群众造成直接损失上百万元。另有公开报道,去年12月24日,延长石油陕西定边至靖边的原油输送管线发生泄漏200吨左右原油事故,而仅去年延长石油在陕北各区县各类漏油事故就多达12起。
生态之危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屡次原油泄漏后,对于事故原因以及处理与整改结果,总是捂着藏着。
资料显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石油勘探、开采资质的地方企业,是继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之后的全国第四大石油开采炼化企业。下辖23个采油厂,主要分布在陕北黄土高原以及毛乌素沙漠边沿地带。其主要包括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以及水资源缺乏的沙土流沙,该种地貌生态极为脆弱,因此,常常爆发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大战。
比如,此次延长县七里村采油厂所在地,为典型的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生态,一条黄河的最大支流延河沿川道而过。多年来,由于漏油事件频发,已经令这条被称为陕北母亲河的大河周边的生态遭受重创。“以前延河里面有多重鱼类生存,而现在我们所处的延河段,要想抓鱼已经很困难了。”延长县七里村周边的一些居民表示,延河周边受到的最大威胁就是延长石油的原油。而在靖边县原油漏油事故已严重污染当地的耕地、水源、林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而就本次漏油危及延河的事件,七里村采油厂党办负责人称,事故发生后该公司以及延长县的公安、环保等部门已经紧急处理了相关污染物,并检验了受污染的延河水质,事故相关报告已上报集团。但本报记者致电延长石油集团环保部一位部长时,该人士以开会为由拒绝透露相关情况。
事实上,从延长县漏油事件发生至记者28日发稿前,两周时间里该集团并未向社会正式公布相关事故的具体调查情况。据当地媒体报道称,事故发生后,七里村采油厂和当地环保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力、物力和工程设备,设置了7道水上隔离带,对水中漂浮的污油隔段拦截并打捞回收。与此同时,市县环保部门在河道沿途分段分时采样监测,实时监控水质变化。11月12日18时,进入河道内的浮油块得到了彻底的清理回收; 13日13时,延安市、延长县环保部门对河道水质取样监测结果达到上游对照面水质类别,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控制要求,清理工作通过验收。
当地环保部门一位曾现场监督处置污水泄漏的相关负责人说,任何一家石油化工企业,都不能保证不会发生这种突发事件。而对本次事件,当地环保局亦会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采油厂也将对于相关漏洞进行整改。然而,面对延河遭受污染的威胁,一位民间环保人士则分析指出,原油对水源的污染属于较为严重的污染,对接触到原油的水源和耕地破坏力极大,尤其污染是发生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地带。
垂直管理漏洞
延长石油集团下属各地县企业与政府部门成了平级机构,地县级政府不得干预企业生产活动,政府便失去了对石油企业的监督权,延长石油旗下的23个采油厂俨然成了县城里的独立王国,采油厂下设的环保、公安等部门,和地方公安属于两套班子,并不受政府支配,而是受命于企业。
据该集团网站资料显示,近年来,资产超过千亿的延长石油实施“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战略。全集团实现销售收入由2005年303亿元增长到2011年1236亿元,年均增长26%;利税费由2005年151亿元增长到2011年553亿元,年均增长24%,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省属企业和全国财政贡献最大的地方企业。仅2012年上半年,延长石油生产原油613.8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60.02亿元,实现利税费282.2亿元。然而作为陕西头号地方国企和纳税大户,延长石油为陕西石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为陕西环保事业添堵不少。
面对环保环节监管的漏洞,当地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其省属国企难以受到区县政府节制的管理体制有关。
据记者了解,在2005年陕西省政府进行油田资源重组整合中,陕西延长石油在延安组建,当时集团下属21个石油钻采企业和3个炼化厂,重组后原各市区县所属石油企业与当地政府脱离关系,产油市、县政府作为出资人,享有按股份取得收益的权利,但不得干预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一规定导致了石油企业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只享有财税权,而没有经营管辖权。而正是这样的管理机制让采油厂所在地对于财大气粗的延长石油难以挟制,尤其在漏油等环保危机的处理上,更是缺乏主动性。
吴起县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就表示,采油企业与所在地政府部门不但成了平行机构,而且延长石油陕北主要采油县政府财政收入超过50%以上还严重依赖延长石油的采油厂。
延长石油集团下属各地县企业与政府部门成了平级机构,地县级政府不得干预企业生产活动,政府便失去了对石油企业的监督权,延长石油旗下的23个采油厂俨然成了县城里的独立王国,采油厂下设的环保、公安等部门,和地方公安属于两套班子,并不受政府支配,而是受命于企业。实际上这些“石油环保”俨然成了危机内部消化的班子,对于当地居民“消受”到的“被污染”的现实并不负责。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