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油价调整机制“首秀”或延至24日

   2013-04-1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黄烨

38

核心提示:  国际能源网讯:今后,在每次调价日、成品油价格需要调整时,将在17时左右公布调价通知;调价金额不足50

  国际能源网讯:今后,在每次调价日、成品油价格需要调整时,将在17时左右公布调价通知;调价金额不足50元、价格暂时不作调整时,将于调价日15时左右发布信息

  4月11日,据市场机构安迅思息旺能源统计,至4月10日,中国成品油价格变化率指数为-1.75%,预计调整幅度为-120元/吨。一旦国际油价在接下来的9个工作日保持稳定走势,那么,中国成品油定价新机制实施后的调价“首秀”就可能顺延至4月24日。

  至昨日凌晨收盘,由于担忧需求不足,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称“布油”)下跌0.44美元/桶,收于105.79美元/桶,跌幅为0.41%。

  4月10日,一番热议后,新定价机制推出后的首次油价调整最终搁浅。记者昨日登录中国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发现,其于4月8日凌晨零时起“调涨各式汽油价格每升0.1元(新台币),柴油不予调整”。这与中国大陆形成了一定的差别。按最新汇率结算,1台币可兑换0.2065元。也就是说,台湾最新的一次汽油价格上涨了两分钱(人民币)。

  为何不调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分别于今年元宵节和3月27日进行了上调和下调。清明节前,息旺能源一度预计成品油价4月10日可能会小幅上调。但最终,预期没有变为现实。

  这主要是因为国际油价在过去10个工作日起伏不定的表现。

  “近日,纽约原油和布油分别跌破95美元/桶和105美元/桶。”国家发改委表示,“按机制规定计算,这10个工作日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与上次调价时相比基本持平,国内成品油价格应调金额低于50元/吨。”

  据3月底公布的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成品油价格每10个工作日都会调整一次,该降就降,该升就升,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50元/吨,折合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时,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上周日测算,按其监测的变化率计算,中国成品油下调幅度可能仅为10元/吨或15元/吨左右。

  “截至第十个工作日,以布油期货价,布油、迪拜和ESPO(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运输管道)现货价为参考对象,这四地最新变化率为-0.4%。”相关分析师韩景媛对记者说,“依此推测,中国成品油未满足50元/吨或0.05元/升的幅度,成品油零售价调整窗口保持关闭状态。”

  影响几何

  在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看来,调价搁浅,对两大油企的销售策略执行是利好。“相比民营企业,两大油企的运作指令传导存在滞后性。”张永浩对记者说,“往往调价之后,才会相应调整销售策略。但现在市场已调节完毕,两大油企目前的销售策略将会延续,不会出现损失。”

  该机构另一位分析师桑潇对记者说,“调价搁浅,避免了成品油零售价变动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冲击。”

  但成品油批发市场依旧维持低迷态势。截至4月10日,据卓创资讯监测,国内20个省的主要城市主营销售公司国Ⅲ93号汽油批发均价在9389元/吨,较前一工作日上涨28元/吨,平均批零价差在531元/吨;0号柴油批发均价在8157元/吨,较前一工作日下跌5元/吨,平均批零价差在402元/吨。

  “从批零价差来看,中国加油站的利润幅度在不断扩大。”卓创资讯称。记者近日走访中外环多家加油站发现,93号汽油多数低于7.74元/升的最高限价,一些外环高速旁的加油站甚至有0.3元/升的优惠幅度。

  17时发布

  由于国家发改委始终没有公布参考油种,这让多家机构目前更多地是“猜测”中国成品油调价挂靠的油种。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此举能很好地避免市场炒作,应值得理解。同时,他认为,按中国进口原油的比重和来源地测算,目前市场猜测的布伦特、迪拜和ESPO等“还比较靠谱”。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此前在海南博鳌对外表示,“虽然新机制中挂靠油种并未公布,但显然市场猜测的美国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没有进入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挂靠油种。”

  对此,国家发改委表示,新机制实施后,该部委从数据收集处理、测算调价金额到公布调价信息,都有一套完整严谨的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透露,今后,在每次调价日、成品油价格需要调整时,将在17时左右公布调价通知;调价金额不足50元、价格暂时不作调整时,将于调价日15时左右发布信息。

  “实际上,台湾和大陆差不多,仅有几分钱的差别。”林伯强认为,“但市场化的台湾与大陆地区不具备可比性。台湾中油一周一调,大陆是10天一调。但从总体看,大陆已朝市场化方向持续迈进。”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