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深挖节能潜力纪实

   2013-06-21 中国石油报王晶

29

核心提示:国际能源网讯:节能减排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它的内涵随着人类发展进程的推进而扩充,它的措施随着科技进

  国际能源网讯:节能减排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它的内涵随着人类发展进程的推进而扩充,它的措施随着科技进步和制度完善而更迭。但唯一不变的是,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维系的必要途径,是我们必须不断强化的生存理念——

  “节能是最大的开源。”6月18日,在西南油气田举办的首届天然气质量与计量学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守拙用四分之一的发言时间,畅谈节能工作的重要性。这个会议与节能工作并不直接相关,但在节能宣传周期间宣传节能工作,姚院士的举动看似极合时宜。

  我国30余年来的经济高增长期,是以高能耗、高排放为代价换来的。随着能源资源紧缺及环境保护要求趋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重视节能工作,通过持续努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2006年至2012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23.6%.但随着我国重化工业的持续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刚性增长,使节能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不少专家认为,上大压小等节能方式已经潜力有限,我国节能工作需要进行一次大的转折。

  从中国石油来看,节能减排工作也正在经历类似的转折期。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节能成效显著,总节能量达到937万吨标准煤、节水量3.02亿立方米。“十二五”又取得良好开局,前两年已累计实现节能量253万吨标准煤、节水量4788万立方米,完成进度均超过计划目标。

  尽管集团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突出,但节能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被纳入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考核的所属62家企业,有个别单位要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考核进度目标还存在较大困难,而这直接影响集团公司的企业形象。此外,集团公司在能源计量、定额、统计等节能基础管理方面还相对薄弱,评价考核和能评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节能市场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更为深层次的情况是,一方面,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及现有生产系统面临继续调整,企业将受到能耗总量逐年增长和单耗指标下降减缓的“双重夹击”。另一方面,集团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次序推进节能工作,关停并转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节能工作已基本进行完毕,后续节能减排工作进入“深水区”,需要解决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这都对节能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今年年初的安全环保节能工作会上,集团公司提出,今年要成为节能减排工作的一个转折点。这需要各企业今后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管理强化及利用市场化手段,去深挖节能的潜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曾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技术节能的贡献率达到80%,但更多是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真正的技术性节能占比很小。要提升节能的后劲,必须紧紧依靠技术创新。

  这也是中国石油实现节能减排工作转折的一个应有之义。2006年持续推进“十大节能工程”以来,集团公司已累计投入150多亿元专项资金,实施高耗低效设备淘汰更新、加热炉节能改造等节能项目,节能效果突出。

  近两年,尽管节能技术推广和重大专项推进取得重要进展,筛选出25项节能节水项目典型案例和60项节能节水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并在能耗量最大的炼化系统建设形成了6项节能增效突出的标杆工程,构建了集团公司炼化能量系统优化技术体系,但是依赖技术节能的氛围依然有所欠缺,有利于技术节能的政策体系也有待建立完善。今后要通过突出抓好油气田重点耗能设备提效、炼化能量系统优化技术推广等重点节能示范,深化技术节能的效果,推动集团公司节能工作深入进行。

  怎么转?还要大力提升管理水平。

  集团公司在节能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得益于自始至终强化管理。今后还应通过强化监管、深化能效对标管理等,继续深挖管理节能的潜力。

  在强化监管上,继续狠抓节能减排指标的落实。集团公司于去年制定并发布了《“十二五”节能节水工作方案》,并与各专业分公司签订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在此基础上,集团公司提出,各“万家企业”要建立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指标分析预警制度,对耗能量大、指标落后及指标完成存在较大困难的单位,各专业分公司和相应企业要按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实施重点监管,确保指标完成进度满足国家考核要求。

  在对标管理上,炼化企业连续6年坚持对标管理,并将炼油综合能耗、水耗等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对标效果突出。每个月在系统内外部交流技术经济指标信息,每年召开一次分析总结会议。对标管理已成为炼化企业常态化、机制化的工作。通过持续不断的对标管理,炼油综合能耗下降约20个单位,乙烯能耗下降上百个单位。上游勘探开发领域的对标管理也于2012年全面启动,新疆油田、辽河油田等参与对标的油气田企业,已在节能减排方面显示出初步效果。管道领域虽然能耗占比较小,但随着我国油气管道建设持续提速,管道节能的潜力巨大,对标管理有待于持续推进,查找差距,弥补不足。

  怎么转?要利用好“看不见的手”。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石油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包括塔里木油田、西部管道、宁夏石化等企业在内,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合同能源管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集团公司已下发《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意见》,正积极倡导各企业推广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要形式的市场化节能机制。而各企业需要加强项目前期审查、合同签订、效果评价和财务支付等环节的监管,推动市场之手释放更多节能潜能。

  专家视角

  如果保持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地球机能将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改变。未来气候领域的核心依然是减排。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碳排放量大国,因此进行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 张世钢

  能源供需状态恢复到偏紧状态将加大节能减排的压力,也意味着将给全国节能行业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戴彦德

  发展中国家只有通过跨境、跨地区合作,增强对话,吸引官方、民间的长期投资,实现能源多元化,并采取持续的政策加以保障,才能加强全球能源的可持续性,为环境减负。

  ——世界能源理事会专家 麦克诺顿

  我国应在四个方面支持碳减排技术的自主创新。一是制定规划,整合资源,集中投入进行技术研究开发。二是加强促进新技术利用的相关标准、准入机制的建设,以及相关的机构建设。三是制定促进新技术在市场初级阶段的培育政策,通过政府采购、价格补贴、市场倾斜等手段保障新技术的初期市场规模。四是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再创新使引进技术适应中国实际,尽早受益。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 姜克隽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