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家未对进口甲醇制烯烃项目加以限制,但投资者切不可一哄而上。否则,现在看似前景广阔的项目,将来可能面临巨大的生产经营风险。”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他说,不少企业和专家认为,采用进口甲醇制烯烃不仅生产成本低(因为进口甲醇价格便宜)、投资省(无须建设甲醇生产装置),而且能减少国内能源消耗,并将生产甲醇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废水留给国外,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应鼓励在沿海地区多建几套进口甲醇制烯烃项目,以便充分利用国外甲醇资源,生产国内短缺的烯烃产品,减少国内石油消耗。但这种美好的想法显然有点一厢情愿。事实上,采用进口甲醇制烯烃的前景远没有想象的光明,甚至比国内煤经甲醇制烯烃的风险还要大。
风险一:可能“无米之炊” 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甲醇需求量增长放缓,加之中国甲醇产能扩张迅猛,中东地区几套大型甲醇装置又集中投产,导致全球甲醇产能过剩。中国甲醇产能虽然也过剩,但依然是全球甲醇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急于找到买家并打开市场的中东甲醇生产商,自然会紧盯中国市场,以较低的价格向中国大量销售甲醇,导致国内进口甲醇量连年增加,甚至一度超过总消费量的1/3。但如果我们以此为由建设众多甲醇制烯烃装置,并依赖进口甲醇作原料。那么,一旦装置全部建成,需要大量甲醇时,原料供应将很难保障。
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对甲醇的需求必然增加,中东地区甲醇的销售渠道将更加顺畅和广阔,势必会减少对中国的甲醇出口。另一方面,中东地区甲醇价格之所以低廉,有其低价销售以便尽快打开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考虑,更与其采用丰富而价格低廉的油田伴生气作原料有关。但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减少并趋于枯竭,油田伴生气将成为一种宝贵的油气资源,用于生产烯烃、烷烃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而非用于生产附加值较低的基础化工原料甲醇。加之随着甲醇制烯烃、甲醇制丙烯工业化技术的成熟和完善,中东等地拥有大量甲醇装置的企业,也将采用这些技术,生产烯烃和聚丙烯产品。从而大幅减少甲醇出口,使众多依靠进口甲醇作原料的甲醇制烯烃装置面临“无米下炊”的风险。不久前,石化联合会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有关专家与中东几家大型甲醇生产商进行交流,对方曾明确表示:不能承诺向中国企业提供足够的甲醇。
风险二:价格波动传导不易 虽然2009年,进口甲醇到岸价一度跌破1500元/吨。但在2008年7~8月间,也一度冲高至4600元/吨。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甲醇装置,而是依赖外购甚至全部依赖进口甲醇作原料,甲醇价格若再出现上述剧烈波动,而企业自身由于议价能力差(目前还主要控制在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手中),无法将原料价格变动引发的成本变动及时传导出去,势必要承受巨大的市场风险,一些企业甚至会因此而破产倒闭。
风险三:财务成本高企 甲醇制烯烃的经济规模为60万吨/年以上,按3吨甲醇生产1吨烯烃计算,1套60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装置,日消耗甲醇达2000吨。按企业原料最低7天库存计算,通常需库存1.4万吨甲醇。若考虑到进口甲醇装货、出港、海运、入港、报关、卸载及输运等环节的不确定性,为确保烯烃装置长周期运行,企业应有15天的甲醇库存,也就是3万吨。即便按2500元/吨计算,所需资金也将达7500万元。再按60万吨烯烃装置产品正常库存1万~2万吨计算,占用资金至少达1.5亿元。加上企业日常所需资金,则一套60万吨/年的进口甲醇制烯烃工厂,企业正常运营的流动资金将高达3亿元,直接推高企业财务成本。如此大的资金占用,一旦产品滞销或因其他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都将面临巨大甚至是致命的经营风险。
另外,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作为目前最佳石油替代品的甲醇,在应用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推动下,其用途将越来越广泛,甚至可能像石油一样成为一些国家的能源和战略物资,引起高度关注并开始争夺。届时,进口甲醇的难度会更大、成本会更高,同样会增加进口甲醇制烯烃的风险。
顾宗勤因此提醒企业,上项目前,一定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国内外两个市场及各种不确定因素,谨慎上马进口甲醇制烯烃项目,尤其要防止“一窝蜂”。他说,正因为考虑进口甲醇制烯烃的上述风险和不确定性,国家在制定《乙烯工业“十二五”规划》时,只建议在沿海地区布局2~3套累计180万吨/年进口甲醇制烯烃项目。但粗略统计,目前在建和拟建的进口甲醇制烯烃项目,已经有6~8套,合计产能超过350万吨/年,已经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