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炼厂抵御低油价风险

   2014-11-14 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国际能源网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

60

核心提示:6月以来,原油价格已经下跌了25%,这非但没给亚洲炼油商带来红利,反而让这些炼油企业面临严重的利润压力。

  6月以来,原油价格已经下跌了25%,这非但没给亚洲炼油商带来红利,反而让这些炼油企业面临严重的利润压力。目前,布伦特原油和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都已接近多年来的低谷,但许多炼油企业此前都签订了固定原油采购价的长期合同,这个较高采购价会一直保持到年底,而且炼油企业还不能把这笔成本转嫁给成品油消费者。

  预测显示,原油价格到明年仍将保持弱于预期的水平,这可能导致炼化企业年底收入报表中的原油和产品库存价值再度下跌。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库存价值的下跌,亚洲炼化企业年底的财务报表会变得很“难看”。

  炼厂库存价值纷纷“蒸发”

  布伦特原油10月16日跌至每桶83美元以下,这是近4年来的最低点。而今年(2014年)6月中旬油价曾达到每桶115.71美元的高点。此后布伦特原油4月期合约价格有所恢复,基本在每桶85美元以上,但目前尚不清楚4月期合约价的下跌趋势是否已结束。

  日本石油协会主席兼日本最大炼油企业JX控股公司的董事长木村康指出:“从对库存价值影响来说,原油价格下跌对炼油企业很不利。”一家东南亚炼油商表示,该企业今年初把布伦特原油的基准预测价定在106美元/桶,即便现在布伦特原油价格能回升到90美元/桶,该公司的库存原油也面临着16美元/桶的损失。这家炼油企业的原油储量保持在300万桶的水平,这就意味着现在公司账面上的损失已达4800万美元。

  韩国的炼油产能居亚太地区第四位,达290万桶/日。韩国海关数据显示,该国9月底的原油库存为2950万桶。这意味着如果原油价格下跌10美元/桶,那么韩国库存价值的损失将达2.95亿美元。此外,由于炼油产品也在降价,截至9月底,韩国库存的5200万桶炼油产品也遭受严重损失。

  日韩减少开工率合理避险

  韩国最大炼油企业SK能源公司的母公司SK创新表示,正在想办法应对原油价格下跌造成的风险。

  亚洲炼油企业通常对原油进口不做对冲避险安排。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炼油界消息人士表示:“由于大多数原油运输需要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因此韩国已经购买了全年炼油所需的原油量。”虽然作为亚洲基准的新加坡炼厂的利润率从8月的平均3.66美元/桶,提升到平均5美元/桶以上,但许多炼油企业还有不少高成本采购的原油没有运到,所以恐怕难以保持这样的基准利润水平。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石油生产企业分析师表示:“虽然原油价格下降了,但炼油产品价格也在下降,因此整体赢利水平没有改善。如果需求稳固,或许炼油产业能从油价下跌中获得相对优势。”

  有分析人士指出,为了避免损失,一些亚洲炼油企业比一年前都降低了开工率。它们现在的开工率都非常保守,生产多少就买进多少原油,一边生产一边观察市场形势,等待价格触底或者炼油成本企稳。

  9月,韩国炼油企业开工率比8月下降6%,今年前9个月的整体开工率同比提高0.3%。1月~8月,中国台湾的炼油企业产量同比下降1.3%。不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9月中国大陆炼油企业的原油消耗量则同比提升9.1%,它们旨在利用低价原油加快生产来补充库存。

  国际能源机构指出,2015年的原油需求增长将远低于此前预期。分析师指出,原油价格下降理论上能刺激需求,但目前离需求大幅增长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购油争取定价权

  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同时,原油供应量也在大增。对于有能力购买国际原油的亚洲炼油商来说,这代表着他们有机会在新交易中获得价格优势,以及更便宜的运输成本、更灵活的支付条件和更少的交易限制。

  目前,全球原油市场消费中心发生了变化:随着北美页岩气产量增加,推动北美能源自给率不断提高;同时欧洲正艰难地提振经济增长,销往亚洲的原油逐渐增加。

  沙特阿拉伯最近下调了对亚洲出口的价格,且幅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随后,伊拉克、伊朗和科威特很快也降价。分析人士表示,中东的产油国面临维持石油收入方面的压力。此外,利比亚和安哥拉由于失去了美国和欧洲这两个传统市场,也对亚洲下调了原油售价。利比亚此前几乎不向亚洲出售原油,但8月份以来,中国已取代了利比亚在地中海的一些客户,同时利比亚还在与印度的炼油商洽谈售油事宜。

  最近几年,亚洲原油需求强劲,但产量不足,亚洲原油价格曾存在溢价。在中国炼厂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中国贸易商也开始由价格接受者,逐渐显露出价格制定者的势头。(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