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实现稀井高产高效勘探开发的典范

   2014-12-01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63

核心提示:今年(2014年)年初以来,塔里木油田应用缝网体积酸压技术,打通疏通储层的绿色通道。截至11月20日,克深8

  今年(2014年)年初以来,塔里木油田应用缝网体积酸压技术,打通疏通储层的绿色通道。截至11月20日,克深8区块10口井均获得日产超百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提前达到年产25亿立方米的产能目标,成为库车山前高效勘探开发的典范。

  库车地区是天然气的富集区,也是世界级难题的集结带。勘探开发存在深、高、难、多、险、低六大难题,即钻井越来越深,钻井面临高温、高压情况多,巨厚砾石层、盐膏层安全快速钻进难度大,储层类型多,钻井风险大且低孔低渗,提产难度大,高效勘探开发难。

  库车地区油气藏属于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库车地区之所以“气喘气短”,“喘”在储层,“短”在技术。先天不足、后天弥补。

  压裂被称为打通油气通道的“临门一脚”。以往的笼统压裂是对好产层和差产层“一刀切”,使效益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单井平均日产天然气20至30万立方米,远远达不到高效开发的目标。

  塔里木油田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适用于库车地区的分层加砂压裂技术及配套技术。大北102井首次分两层加砂压裂获得成功,天然气日产量近70万立方米,单井日产量提高两倍。

  增储上产科技助力。塔里木油田坚持科技创新“量变速度要快、质变周期要短、支撑作用要显”的理念,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助力储量产量增长和效益提升。

  在克深区块超7000米深层天然气勘探中,针对致密裂缝型砂岩的地质特点,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克深储层地质力学性质与单井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致密裂缝型砂岩可压裂性预测技术,为山前勘探开发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克深区块16口井应用这一技术,改造后单井平均日无阻流量达到266万立方米,增产6倍。

  储层改造打通油气层绿色通道。库车地区紧盯“新井平均单井日产50万立方米以上”目标,持续推广纤维转向储层改造技术,初步形成适应克深巨厚储层体积改造技术,克深2区块平均单井日产能由27万立方米提高到50万立方米。

  科技攻关打磨利器,打通油气绿色通道。从巨厚储层改造分级、分簇射孔技术,到在超过6000米埋深的巨厚盐下储层首次应用裂缝实时监测技术,再到引进纤维转向储层改造技术。目前,库车地区已经找到了适应不同区块不同油气藏类型的储层改造技术。最具代表性的是埋深达7550米的克深9井,在通过缝网体积酸压后,日产天然气达110万立方米。特别是克深8区块通过储层改造技术深挖单井产能,口口“气”度非凡,已成为库车地区加快储量优势向产量优势的转变,实现稀井高产高效勘探开发的典范。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