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界纷纷忧心不堪油价暴跌重压、煤制油等煤化工产业链会否成为伊泰集团弃子之时记者获知了伊泰16万吨煤制油示范项目已经暂停生产煤制柴油的消息。
如果仅从字面理解,伊泰煤制油算是已经“折了”。至少,它已经不再量产煤制油,转而向中间产品环节及下游化工产品要效益。但这显然不是真相。如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齐亚平所述,16万吨仅仅是一个示范项目,按照伊泰集团内部测算,当伊泰煤制油二期216万吨项目上马投产,则该生产线借助规模优势,完全有能力抗击国际原油(45.16, -0.43, -0.94%)价格接近或低于40美元时的系统风险。
16万吨项目的意义在于示范
伊泰16万吨煤制油项目如果全年坚持生产销售煤制柴油,2014年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齐亚平:16万吨项目的产品主要是煤基制合成蜡、石脑油、柴油、液体石蜡、稳定轻烃、液化石油气、硫磺等七大类,其中,煤基合成蜡属于中间环节产品,产能约占整个工艺比例的15%~20%,液化石油气是必须生成的副产品,约占5%,稳定轻烃占比约为30%,石脑油可以生产也可以不生产,因此,我们整个生产线产出柴油的比例约为45%。
从产品成本看,煤基合成蜡在中间环节生成,成本最小,但市场售价最高,遗憾的是,它的产出比例很难增大。我们非常想从煤基合成蜡上获得更多利润,但不现实,现有工艺水平做不到。
因为液化石油气和硫磺均是副产品,我们没有刻意调控这一部分产品的产量,其成本构成也难以准确计算。
接下来,就是石脑油、柴油、液体石蜡、稳定轻烃这四大产品。理论上,这四大类产品的成本是非常接近的,根据测算,2014年的成本均在5300元/吨左右(均包含各种税费及17%的增值税),换言之,只要市场售价在5300元以上,我们就仍然能够获利。
但柴油和石脑油不一样,因为涉油,这两类产品眼下每吨的消费税赋成本分别是1411元和2105.2元,非常高,以目前的出货价计算,柴油每吨批发价约6000元,这个价格减去5300元的成本,为700元,但这700元的盈利,被1411元的燃油税一下子就吃掉了,反过来我们还要亏损700元,这也是公司为什么不再生产煤制柴油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在暂停生产煤制柴油之前,我们早就全面停止了石脑油的生产,因为后者税赋更高,我们会亏损得更加厉害。
回过头再看,正是因为及时调整了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伊泰16万吨煤制油在2014年度仍然获得了1.7亿元以上的盈利,这样的情况令人鼓舞。
2014年的前三季度,国际油价仍然处于相对高位。换言之,伊泰遭受到的最大冲击是在2014年第四季度出现的。眼下又如何应对国际油价低于50美元的新常态?
齐亚平:这个问题非常好,无论是在煤制油方面,还是在伊泰集团公司层面,我们大家都在算几笔账,分别是当国际油价低于多少时16万吨煤制油示范项目会全线亏损?煤制油示范项目过去所承担的为集团公司新建百万吨级生产培育人才的费用是否应该单列到集团公司?煤制油内部还有着多少个挖潜增效的死角可以开拓?等等。
2014年度,16万吨煤制油示范项目营业收入约为11亿元,利润1.7亿元。各类产品总产量约为18万吨,超负荷10%以上。
在2015年度,除了开源节流、挖潜增效、压缩采购物流成本等常规手段,我们还计划再多产2万吨左右的产品,即生产线负荷达到120%甚至更高。
我们算过一笔账,超过负荷的产能,每吨获得的收益目前仍然能达到3000元的水平,换言之,仅靠增产2万吨,我们就可以获得6000万元的净收益。
此外,我们与集团公司沟通,计划向集团转移约4600万元的人才劳动力成本。这一部分人员总量约330人,全部是为新建百万吨级煤制油项目储备的,他们现在16万吨项目练兵实习,这一部分劳力成本应该由集团公司承担。
总体算下来,即便国际油价低于50美元,2015年我们也能获得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盈利。
伊泰做了抗击30美元油价的准备
化工产业具有量级越大、成本越低等特性,以伊泰煤制油二期形成216万吨产能估算,届时的盈利能力又有多大?
齐亚平:的确,无论石化工业,还是煤化工产业,量级越大,成本就会越小,能耗、损耗也会越小,相对应,产品成本也会直线下降,企业获利空间则对应上涨。
按照国际原油跌到40美元估算,我们对216万吨煤制油产能测算出来的理论结果是,各类产品的成本约为3452元/吨(按照70%产品为柴油和汽油计算,含增值税及燃油税),再按照现在的终端批发销售价格,我们可以收回现金流4166元/吨,也就是说,每吨产品的利润空间约为700元。以216万吨计,年度获利将达到15亿元。
而就伊泰集团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整体布局看,我们届时会形成千万吨的产能,整体年度获利水平将超过70亿元。
你刚才描述的是当国际油价为40美元时,伊泰煤制油二期达产能年度获利将为15亿元,假设国际油价回暖,甚至暴涨,届时的局面又将怎样?
齐亚平:这种情况肯定会出现,但会持续多长时间,无法预判。我们猜想,届时伊泰在资本市场将再次成为“白马股”,广大投资者受益更大。
还有一种假设,如伊朗在1月19日所言,他们认为国际原油价格跌到25美元也不是什么大事儿。请问,伊泰设想过此类极端情况吗?是否也有应对之策?
齐亚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实施。伊泰在煤制油等煤化工产业链上历来执行着科学论证的前提。
国际油价究竟会维持在眼下的所谓50美元的新常态,还是一夜回暖再现80美元以下,抑或如伊朗所言,暴跌至25美元,我们认为这是神仙打架,一切皆有可能。
但显然,伊泰也在做出相应的准备工作。我们经过多轮数据模型分析,认为当国际原油价格暴跌至30美元时,伊泰通过减少或暂停生产煤制油等手段,仍然能保持微利。
就社会贡献看,因为成本为3452元/吨的测算不包含1411元/吨的燃油税成本,如果按照设计执行,伊泰煤制油二期在国际油价40美元时,每年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高达21亿元。
另一方面,如果国际油价最终跌至30美元,伊泰煤制油完全可以转产卖化工产品,外加现有的中间产品煤基制石蜡属于石化产品链上无法产出的独一份产品(目前国内仅有伊泰及潞安环能具有此产品及产能),综合下来看,伊泰煤制油的抗风险能力也完全可以抗击30美元时的风险。
我们也在做更为细致的模型分析,初步预期当国际油价30美元时,吨油回收现金流至少不低于3260元,而这一现金流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折旧费率,换言之,伊泰煤制油在国际原油价格处于30美元时仍然会拥有充沛的现金流,我们不担心出现巨亏。
道理也很简单,此前的测算都是建立在70%产品为煤制油的基础之上,问题是,国际油价真的跌至30美元,我们必然早就转产中间产品及液化石油气、液体石蜡、稳定轻烃等下游化工产品,这些产品都可以有效规避燃油消费税问题,同时帮助企业获得更充裕的现金流。
当然,伊泰煤制油二期目前仍然在核准阶段,所有以上分析,都建立在模拟的基础之上。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