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能源消费的增长比供应增长速度更快,所以形成了能源紧缺。但能源消费高速增长的态势是不可持续的,"十一五"期间很难重复"十五"时期能源供应状况--
"十一五"期间能源的需求究竟会怎样?在近日召开的"2006年经济形势与企业改革分析预测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认为,"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需求存在不确定性。
"十五"能源消费高速增长
周大地认为,要分析"十一五"期间国家能源形势,首先要分析"十五"期间的能源消费情况。我国能源的形势在某种程度上不取决于供应,特别是在"十五"期间,供应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由于消费的增长比供应的增长更快、更出乎意料,所以形成了能源紧缺的局面。
关于"十五"期间能源消费增长态势,周大地认为,我国重化工业比重加大,能源消耗大的工业部门是我国能源需求的重要增长源。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工业里面的重化工业,是近几年经济增长包括能源增长的主要原因。其背景是城市化进程提速以及城市新型的消费热潮开始萌生。总的来讲,"十五"期间,能源利用效率下降是造成能源紧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现在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但仍然偏紧。尽管经济普查以后GDP的数据有大幅度的调整,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了将近两万亿元人民币的GDP,但总的来看,"十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指数的平均值还是超过了1。
"十一五"能源需求尚难确定
周大地认为,当前能源消费高速增长的态势明显是不可持续的。他预测,如果按照"十五"期间能源弹性系数大于1这个趋势继续下去,2010年我国的能源消耗就要达到30亿吨标煤以上,能源供求仍然会呈现非常紧张的状态。在5 年之内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答案。因为这个消耗总量按原来的规划应该是到2020年才达到的,如果提前10年需要这么多能源的话,建设速度仍然赶不上。
从需求这方面来看,影响需求的很多因素也处于变化的过程中,完全靠外推式来预测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问题。在2000年的时候,对电力、煤炭、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相对来讲数字都比较保守,但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现在对"十一五"期间需求的预测,又受到这几年的影响,不敢说少,因为说少了怕不够,但是说多了,各种因素是否还会像"十五"时期那样持续增长?各方面的分歧还比较大。
由于未来各地的经济增长趋势存在不明确性,城市化和房地产、进出口、投资等方面也很难准确判断,所以"十一五"时期能源需求到底有多少,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可以明确的是,考虑到经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完全按照原来的方式增长,发展会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十一五"很难重复"十五"时期能源供应状况。
能源安全要注重节约针对能源安全问题,周大地强调,能源安全从理论来讲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确保当前和长期可靠的能源供应;二是确保有支付能力的能源供应,不能太贵,否则大家买不起;三是确保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不能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
有人认为进口能源不安全,国内解决就安全了。这个想法有点片面,实际上能源市场已经走上国际化的进程。现在国际能源供应形势是,60%的能源被30%的发达国家人口利用,也就是14亿的人口利用了60%的能源。我们面对的资源问题,实际上不仅是国内的问题,而且是世界性的问题。
对于近年来的油价高涨,周大地认为,世界上石油天然气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十分丰富的。在油价上涨的过程中,世界油气储采比也达到历史新高。这说明,造成油价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中,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供应方高度垄断,控制供应能力的增加,他们不愿意多产,让你既买得到,又要出高价,从中获得最大利益。
因此,能源安全的战略要点就是要节能优先,并实行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战略,既优化能源结构,又增强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在和平外交和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4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能源科技投入,解决能源战略问题。我国确实要面对如何增长、用怎样的资源条件来维持增长的问题,肯定不能走发达国家原来走过的、少数人占有多数资源的道路。所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必由之路。
有必要重新定位能源发展重心
面对现在煤炭生产存在的问题,周大地建议有必要重新定位一次能源发展战略重心。从长期来看,如何看待"以煤为基础"?重心是放在继续扩大煤炭生产,还是努力替代?他认为,重点应该放在怎么替代的问题上。要解放思想,打破行业利益束缚,确定我国能源战略方向和重点。
第一,天然气开发力度要加强。这两年天然气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大超过"十五"初期的设想,天然气储量的增加也超过了原来的预计,天然气前景比较乐观。随着用户支付能力的逐渐提高,天然气作为优质能源,需求量还会快速增长。
第二,加快核电发展。目前,全世界16%的电力是核电。核电在很多国家占的比例更高,甚至达到80%。我国核电的发展,在2020年以前应该以二代半反应堆为主,争取在2020年使三代反应堆标准化,远期目标是发展三代反应堆和快堆。核电的发展要标准化,否则一台机组一个样就没法推广。对于我国来讲,4000万千瓦不是最终目标,也不是高目标,是至少要达到的目标。
第三,水电依然要继续发展。开发水电肯定对环境有影响,但大多数发达国家水电已经达到65%~80%的开发率。水电开发涉及移民问题,应该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向群众讲清楚,沟通好。
第四,电力发展需要增加备用容量。现在,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还在5000以上,不能真正保障电力供应和留有充分备用容量。电力供应和需求的关系如果过于紧绷,就难以应对经济的波动。对于"十一五"期间电力需求的预测,如果按照现在年均增长8%的速度,2010年发电用煤将达到16亿吨左右,增加近3.5亿吨标煤。这意味着实现单位GDP 能耗下降20%这个目标后,节约的煤炭量会让电力行业一家吃掉,应该认真考虑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