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发言人:呼吁更多省市提前实施国五油品标准

   2015-03-13 新华网

68

核心提示:独家对话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卖什么标准的油,是不是中石化、中石油说了算?油品标准到底是谁制定的?环

——独家对话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

卖什么标准的油,是不是中石化、中石油说了算?油品标准到底是谁制定的?环保部门在其中到底有没有话语权?就这些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

记者:各地卖什么标准的油,是不是中石化、中石油说了算?

吕大鹏: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国五油品标准,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执行。国五新标准的硫含量指标限值由第四阶段的50ppm下降为10ppm,降低80%,超越美国相应标准,主要指标与欧洲现行标准水平相当,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虽然国家要求国五标准要2018年才实施,但不少地方政府态度积极,提前实施。北京、上海、广东、陕西、天津以及江苏沿江8市、浙江杭嘉湖地区、湖北武汉等共8省市供应的就是国五油品。

地方政府一声令下,不管是哪家石油公司,哪个加油站,从政府规定的这一天起,必须开始销售高标准的油品,在省市区内封闭运行,否则就会挨罚。比如天津,天津市政府发布“美丽天津 一号工程”要求2015年起全面实施车用汽柴油国五标准,较国家要求整整提前3年。2014年12月31日零时起,在天津所有加油站,不管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还是民营、合资的加油站,都必须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没有例外。

我们呼吁更多省市尽快实施国五油品标准,就是为了尽快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记者:全国这么多省市,政府都提前实施国五标准,你们能供上油么?

吕大鹏:过去十年,中石化在炼油板块累计投入了2000多亿元,用于成品油质量升级。汽油标准从2000年的硫含量不大于1500ppm下降到国五的不大于10ppm,下降了99.3%,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小时候,我们跟在汽车后面跑,闻汽油味。而如今,路上的车多了,但汽油味却越来越淡。浓与淡之间,中国油企用10年走完了欧美国家二、三十年的油品升级路。

目前,中石化已经具备了国五油品生产能力,我们特别欢迎地方政府提前实施国五油品标准。供应不用担心,我们和兄弟企业一起,一是可以通过装置持续改造来满足,二是可以跨区调运,努力保证供应。

而且,今后,中石化每年还要投入300亿元进行升级改造,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减少污染。

记者:有人说油品标准是中石化、中石油定的。那么油品标准到底是谁制定的,怎么制定的?

吕大鹏:据我了解,第一,汽柴油标准是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个专业机构负责制定。俗称“大标委”。它是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05年3月成立的,它接受国家标准委领导,既不是中石化的,也不是中石油的。

第二,大标委由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有关科研院所、环保和汽车等领域专家组成。大标委下面有六个小标委,大家最关注的油品标准,是由“石油燃料和润滑剂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这个“小标委”来负责。来自解放军、质检、环保、汽车、院校及其他非炼油行业的委员23名、占比49%,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延长石油的委员24名、占比51%。

第三、油标委的运行机制是,一项标准的通过需要75%以上的委员同意。大标委并不直接着手标准的制定和审查,不投票。由其旗下的6个小标委具体负责。即便是大标委主任也没有投票权。有投票权的小标委中,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延长石油的委员占51%。而一项标准的通过需要75%以上的委员同意。这就是说即使石油石化行业的专家全部同意,质检、环保、汽车的专家不同意,燃油标准也是通不过的。而油品国五标准的通过率是83%。

记者:环保部门能否参与标准制定,到底有没有话语权?

吕大鹏: 据我了解,环保部拥有最大的权利——“先制权”,它划定的是“门槛”。即首先制定尾气排放标准,尾气排放标准是基础性的、先行的标准,油品标准跟着排放标准,必须保证排放达到要求的。我国的国五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和欧五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是完全一致的。

国五油品标准的制定流程就是这样走的。环保部门首先规定最主要的指标——硫含量,不能超过10ppm,这个标准要求车和油同时都要提高标准,大标委在这个前提之下,组织汽车发动机的专家、炼油的专家、催化剂的专家等进行论证平衡。早在第三阶段排放标准开始,一直是这样一个流程。

其实,标准委的这些委员、专家,不管出自哪个行业,都是业界德高望重的专家,目标都是一致的,既要努力实现环保,又要保证发展。从国一到国五,我国油品标准快速追赶,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十几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的油品升级路。客观的说,标准委的专家功不可没,应该为他们点赞。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合作媒体和其他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的目的在于发扬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传递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